生态中国网 >  湿地 >  正文

试论对银川市湿地公园的保护与管理

来源:银川湿地 时间:2009-10-22 00:00:00

字号

摘要:城市湿地公园对保持城市良好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友好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银川市湿地公园现状和发展前景,提出了落实管护机构、落实管护经费、维护湿地原生态,不断扩大湿地面积,制定管护标准进行保护性建设。
关键词:湿地公园 保护 管理

       湿地公园是一个地区建设友好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生物多样性,鸟类保护、平衡城乡生态,改善城乡环境,提升城乡品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是政府管理的一项重要的长效的公益事业,必须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银川市自2002年以来先后实施了以湖泊湿地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取得显著成效。为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更好地改善银川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充分展示“塞上湖城”的风貌,结合目前银川市湿地公园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就如何做好银川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工作谈以下思路。
       一、银川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的现状
       截止2009年7月底,银川市现有湿地公园7处,其中国家级3处,自治区级2处,其它2处,总面积为8620公顷,环市区分布在兴庆区、金凤区、永宁县、贺兰县。
       (一)银川阅海国家湿地公园:原名大西湖,位于银川市金凤区北,距市中心约5公里,总面积1320公顷,隶属银川市国资委管理,2006年6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命名为银川阅海国家湿地公园。阅海湿地公园水域广阔,自然风景秀丽,是银川市面积最大,原始地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块湿地,由湖泊、沼泽、草甸、鱼塘等组成,经调查统计,湿地有自然植被114种,鸟类107种,鱼类十余种,湿地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完整,既是银川市良好的水源涵养地,也是银川市西部的生态屏障。该湿地的与银川市艾依河贯通,水源主要来自唐徕渠补水、农田退水、地下水、山洪雨水等。自2002年银川市提出打造“塞上湖城”战略目标以来,在国家、自治区、银川市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先后规划和实施了退田还湖,湖底清淤、植被恢复,鸟类栖息地修复和基础设施建设,湿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湿地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为充分挖掘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潜力,在阅海管理部门的积极探索下,目前已经建成阅海八景:一带鱼儿跃、二带荷花笑、三带绿丝绦、四带芦花俏、五带枸杞红、六带百鸟鸣、七带桂花飘、八带银玉闹,现在阅海已是集湿地保护、渔业养殖、鸟类保护、科研教育、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
       (二)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东,西距市区9公里,东距黄河 3公里,总面积667公顷,隶属银川国资委管理,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鸣翠湖是历史上黄河改道后遗留下湿地,也是历史上银川“七十二连湖”的组成部分,它集河流、湖泊、沼泽、灌渠于一体,自然生态系统完整,自然植被丰富,鸟类97种,鱼类十余种。银古公路自东向西穿过,将鸣翠湖分南北两片,南片目前为生态核心保护区,北片为生态保护区、湖泊旅游区、休闲度假区和管理服务区。水源主要来自农田退水、地下水和沟渠补水,其人工修饰的芦苇迷宫闻名区内外,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鸟类栖息繁衍的天堂。
       (三)银川市宝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银川市金风区良田乡,东临唐徕渠,南接宝湖路,北到铁路,西到正源街,总面积96公顷,是银川城内面积较大的自然水面,属典型的城市湖泊,平均水深1.4米,最深处2.2米,隶属银川市金凤区国有控股公司管理。2003 年9月开始对宝湖进行扩挖整治,恢复了湖滨种植带,铺设了环湖路,修建了休闲健身区、管理服务区等,2007年1月,被国家建设部批准为“银川市宝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宝湖内的水生植物较丰富,有漂浮生物、浮水性植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多种,为水禽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殖地,其水源主要来自唐徕渠补水及地下水,是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四)海宝湖湿地公园:前身为北塔湖,位于银川市兴庆区北,紧临市区,总面积216 公顷,其中水域面积97公顷,绿地面积119公顷,因海宝塔位于其中而命名,隶属银川市园林管理局管理。于2006年在原始地貌的基础上开始恢复建设是一处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集湿地、湖泊、海宝塔、传统和现代风格的湿地公园。
       (五)月牙湖湿地公园:即黄沙古渡湿地公园。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湿地面积 3800公顷。隶属宁夏黄沙古渡生态旅游公司管理。2006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自治区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区域汇集了黄河、大漠、湿地、湖泊、田园、沙生植物为一体的自然湿地景观公园。
       (六)金马河黄河湿地公园:位于贺兰县金贵镇通昌村黄河西岸,总面积1200公顷,隶属宁夏贺兰云升养殖实业公司管理,2008年9月,经宁夏自治区林业局批准为金马河黄河湿地公园。
       (七)银川黄河湿地公园:位于银川市掌政乡黄河边,东西宽约1-1.5公里,南北长7.5公里。东到黄河岸边,南与掌政乡永南村接壤,西北与掌政乡的永红村接壤。总占地面积1321.1公顷。其中滩涂面积966.14公顷;湖水湿地面积124.27公顷,河水面积229.69 公顷。隶属银川市园林局管理,2009年4月开始动工进行景观营造项目的建设,它是集黄河文化、娱乐、休闲、运动、青少年教育和黄河湿地地域特色景观为一体的湿地公园。
       二、对银川湿地公园保护管理的思考
       (一)健全湿地公园管理和保护的机构,明确部门职责
湿地公园的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的部门多,业务范围广,健全管理机构,明确部门职责是做好湿地公园管护的重要保证。
       1、市政府所属的湿地管理职能部门(银川市园林管理局、林业局)履行对全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管的职能。银川市湿地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
       2、湿地公园实行属地管理。各管辖单位要按不同的管理属性,健全管理机构,核定管理人员,落实保护管理经费,认真履行对所辖湿地公园的管理和保护职责,不断提高湿地公园的管理和保护水平,提高湿地公园的综合质量品位。
       3、市属相关部门在市政府职能部门的统一组织协调下,确定管理湿地公园的职能部门。
       ①由各区、县的林业主管部门履行对所属区、县湿地公园的管理职能,并指定分管人员。
       ②成立专门保护管理单位。凡有湿地公园的区、县、部门都要设置专门的湿地公园的管理单位,即分别成立相应的湿地公园管理所(站)等机构,纳入事业单位编制,并核定人员。对湿地公园隶属于本部门的职能工作进行指导和予以监管。
       4、明确市属各相关部门的职责
       ①土地部门:划定各湿地公园的占地范围,明确土地性质,并依法办理和发放相应的占地手续和证件。湿地范围一经确定,就要坚持长期不变,有条件的要实行逐步扩大湿地范围的原则,坚决遏止改变湿地属性的行为。
       ②规划部门:对不同属性湿地公园的有关保护性建设项目进行审查、审批。对所建项目要多方论证,要对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项目对环境造成的承载力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降低湿地生态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要坚持保持原生态,不上或适当少上经营性项目,严格禁止污染性项目的原则,要以绿色项目为主,严格保护湿地的自然景观。
       ③水务部门:对湿地公园的水源、水量、水质、进行严格的监控,要通过及时调节湿地水文生态过程,提高湿地水系统的自净能力,保证各湿地公园的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永续利用。
       ④环保部门:制定各湿地公园的环境质量标准及湿地公园监测规划方案,加强湿地园区的管理和湿地生态环境的定期监测,全面掌握湿地公园环境的变化动态,实现科学管理。要对湿地资源的水质进行全面普查,摸清湿地水体的污染物种类,应运技术手段有效降解污染物,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对湿地公园的水体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要依法行使环保职责,加大对水污染的防治和执法力度,严格控制排人湿地公园水系的污水数量,治理重大污染源,实现无污染排放,坚决遏制环境退化现象,力保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为动植物创造良好的栖息、繁衍和生长环境。
       ⑤ 森林公安部门:依法对发生在湿地公园的污染水面、破坏植被、捕猎水禽、捕捞水生动植物等不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置,确保湿地公园水面、植物、水禽、鱼类以及各类设施的安全。
       ⑥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要把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经费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下拨,以保证各项保护管理工作的有力进行。
       (二)制定《银川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的质量标准》
       组织专门人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对湿地公园构成的各项技术指标的规定,制定以保护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和有利于水系、植被、生物和谐相处共存,不断巩固扩大公园湿地面积,改善公园湿地环境质量,加强管护工作,提高保护管理水平为主要内容的《银川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的质量标准》,在经相关部门审定后下发相关单位执行。
       (三)建立湿地公园保护管理的检查考核制度
       根据银川市湿地公园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行业特点,建立银川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工作检查考核制度体系,逐步制定实施《银川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工作检查考核办法》,明确考核的事项、内容、要求及具体方法,检查考核结果要在相关单位、部门及新闻媒体公布。
       (四)开展技术培训活动
       对从事湿地公园保护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专业人员的科技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能力,不断适应管护好湿地公园的知识要求。
       (五)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
       市政府要加大对湿地公园保护管理的科研资金的投人力度,职能部门要多方争取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方面的科研项目经费,开展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科研课题,为湿地公园保护管理上台阶提供技术支撑。
       (六)开展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普查工作

       对全市所有的湿地公园的水禽、水生动物、水陆生植物进行普查,编制普查方案,编写出《银川是湿地公园主要动植物名录》。
       (七)建立鸟类活动观测站点

       由银川市湿地管理办公室牵头,在各湿地公园内设置长久性的鸟类观测站点,安排专门人员对迁徙或滞留在湿地公园境内的鸟类进行观测,了解掌握主要鸟类的活动规律,为做好鸟类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八)对湿地公园内主要植物的物候期及生活习性进行观察

       选择湿地公园的主要植物,对其物候期、生长习性、适存性进行观察比较,制定植物保护的技术措施。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