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动物 >  正文

珍稀物种丨白鹳

来源:生态中国网 时间:2017-06-02 14:09:48

字号

手机4.jpg

  

  我的名片


  学名: Ciconia boyciana

  分类:鹳形目、鹳科、鹳属

  别名: 老鹳、白鹳

  英文名White Stork

  拉丁文名:Ciconia boyciana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Linnaeus, 1758)


  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鹳形目 Ciconiiformes

  科: 鹳科 Ciconiidae

  属: 鹳属


  形体特征

  

  白鹳身高100~125厘米,两翼展开宽155~200厘米,体重2.3~4.5千克。除了翅膀外,全身羽毛均为白色,喙部和腿部为红色,幼鸟则为黑色。一般在地面上缓慢而稳重地行走。飞行时将脖子伸展。


  体型甚大(100厘米)的白色鹳。飞羽黑色。


  虹膜-褐色;嘴-红色(幼鸟的嘴为黑色);脚-红色。


  叫声:嘴叩击发出啪哒啪哒的声响。


  东方白鹳和欧洲白鹳都是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鸟纲、鹳形目、鹳科、鹳属的鸟类。东方白鹳是1873年发现的物种,但后来大多人都没有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种,而是列为欧洲白鹳的一个亚种。近年来,东方白鹳作为一个独立物种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接受,因为它的确有许多明显有别于欧洲白鹳的特征:


  其一,在形态上东方白鹳无论体型的大小,还是嘴峰、跗跖和尾羽的长度都比欧洲白鹳大,另外东方白鹳的嘴为黑色,略微向上翘,眼周、眼先和喉部的裸露皮肤均为红色,而欧洲白鹳的嘴为红色,嘴形较直,不向上翘,眼周、眼先和喉部的裸露皮肤均为黑色,东方白鹳翅膀的颜色较淡,幼鸟的嘴、眼周、眼先和喉部为橙黄色或黄色,而欧洲白鹳翅膀的颜色较深,幼鸟的嘴、眼周、眼先和喉为黑色;


  其二,在生态上东方白鹳的性情较为暴躁,攻击性较强,喜欢栖息在远离人类居住的地方,营巢于树上,单独成对营巢,欧洲白鹳的性情较为温顺,攻击性较弱,喜欢栖息在接近人类居住的地方,大多营巢于屋顶、烟囱、稻草堆和电线杆等建筑物的上面,常集群营巢;


  其三,在行为上东方白鹳对各种入侵者均表现出威吓性的行为反应,而欧洲白鹳只有在同类入侵时才有这样的行为,而且它们此时的动作也不相同,东方白鹳通常是将颈部伸直,左右摆动,两翅半张,但不上下煽动,脚也随着颈部的摆动而动,"嘴响"出现在颈部伸向上方之前,欧洲白鹳则颈部弯曲,不左右摆动,两翅半张,进行有节奏的上下煽动,脚不随着颈部的摆动而动,"嘴响"出现在颈部向后仰以后,另外东方白鹳在求偶时,雄鸟和雌鸟均有"嘴响",欧洲白鹳只有雌鸟有求偶"嘴响";


  其四,东方白鹳和欧洲白鹳的繁殖地和越冬地相距都在4000公里以上,长期处于生殖隔离状态。


  生活习性

  

  白鹳体形修长,体长约1200毫米,翅长 600毫米以上;嘴长而直,可达210毫米;颈与腿亦长,雄体跗□长达245毫米。身体几乎为纯白色。肩羽、翼上大覆羽、初级覆羽及飞羽均呈光灰黑色,大部分飞羽外羽呈银灰色。眼乳白色,外轮黑色;嘴黑色,下嘴腹面红色;眼周及颊部裸区红色。雌雄羽色相同。眼周、颊部裸区及腿脚均为红色。


  虹膜淡黄色,外圈黑色。眼周、眼先及颏囊裸出皮肤为玫瑰色。嘴的尖端角色沾黄。


上一篇: 森林武警智救穿山甲

下一篇: 金秋伊春,大鵟回归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