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果业 >  正文

专家聚运城 献策新果业

来源:山西日报 时间:2023-01-17 10:56:10

字号

前不久,在2022年“科创中国”运城现代农业(果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来自中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协会、中国中医农业产业联盟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相聚运城,为农业强市建设出谋献策。


为期两天的活动中,与会专家先后前往位于临猗县的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运城综合试验站(以下简称“临猗苹果试验站”),以及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杨包农场科研展示示范基地(以下简称“杨包基地”),了解运城在苹果、柿子、山楂等果品种植中新品种的研发、试种、效益及推广情况,肯定了高科技应用于现代果园发展情况,部分专家更是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


填补“三缺乏”,开展布局研究


在观摩了临猗苹果试验站和杨包基地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运城绿谷子果蔬产业研究院院长杨正礼深有感触,他说,临猗苹果试验站通过引入外援科技力量,结合本土实际需要,形成了“新品种试验、抗逆育苗、标准化大苗建园、示范推广”的整套模式,形成了以“一抗双脱”育苗、标准化大苗建园等技术为核心的苹果高质量示范推广体系,对运城及黄河金三角地区苹果高质量发展具有实质性意义。


杨包基地在柿子、苹果科研等方面累积雄厚,该基地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率先引进柿子新品种,大胆进行新砧木试验,努力把好品种嫁接在适应性好的砧木上,让新品种在本土开花结果。目前,他们已经选育出3个适应性较好、成熟时间互补的新品种,有望为运城柿子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杨正礼还指出了运城果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他认为,运城果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核心体现在“三个缺乏”:一是缺乏高品控技术及相应的实操方案,主体还停留在以高产为导向的状态;二是缺乏关键领军人才,特别是能够把果农组织起来,并愿意实施高质量发展方案的人才,包括农民领军人才、技术人才以及行政与管理人才;三是缺乏机制创新,特别是人才机制、科技导入机制、农民组织机制等。针对这些问题,杨正礼提出建议,要下大力气、有组织地开展新品种引进、试验与布局研究,尽快完成新品种审定、“良法”配套方案、区域优化布局方案等;尽快梳理、攻克并形成现状条件下的苹果、桃子、葡萄、枣、柿子等主要水果高品控技术的试验与模式化研究,形成高品控管理技术体系与精简模式化方案,并组织示范推广;强化农民领军人才、果业科技人才和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敢于引入外援科技力量,并促使其扎根、开花、结果;扶持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等与果业合作社、乡村等生产实体开展横向合作,探索科技与生产主体结合和新时期科技帮扶的新机制、新途径与新模式。


“良种”加“良法”,探索中医农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现在由温饱到丰富、高质量的变化。目前,我国果品市场规模已达年人均1800元,果品由零食转为生活的必备品,是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也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蔬菜学会辣椒分会会长、研究员张宝玺表示,这次应邀参加运城现代农业(果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同时参观了代表地方果品发展的企业和研究所的试验场,感受颇深。他认为,在原有果品发展的基础上,运城地方政府有着高质量果业长远发展的规划和扶持政策。实施主体(企业、研究所)的运作结合实际、理念超前,在解决果业实际问题的同时,从品种(种类)、种苗、技术研发着手,为果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他建议,在具有产能的基础上,加强流通业、集散地的扶持和建设,同样是锦上添花的措施之一。


中国中医农业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蔡典雄研究员在参观了临猗苹果试验站和杨包基地后认为,当地科研人员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其思路与做法值得肯定。运城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对当地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致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当前果品品质进一步提升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果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因素。要进一步提升运城果业,今后必须在“良种”加“良法”上下功夫,首先,要优化品种布局,但这需要长期累积,需经历一个过程。其次,要在“良法”上下大功夫,从土壤健康调理、绿色新型生产资料的投入,到传统生产技术的改造升级,特别是要重视以果品品质提升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如中医农业技术,就是一项崭新的提升农产品品质的系统方案,希望在运城市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作用。当然,重视品牌建设,强化精深加工,对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也非常重要,需要有组织地推进与落实。


创新体制机制,延长产业链条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永生认为,运城农业从过去的粮棉生产逐渐转向果蔬生产,在快速城镇化、气候变化等影响下,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劳动力短缺、资源利用率低、品牌竞争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等现实难题,运城市已围绕品种改良、水肥一体化、绿色低碳循环等方面加快推进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多战略叠加背景下,运城现代农业发展应围绕“高质量”一个主题,在“品质、效益”两个方向,采取“提质增产、融合增值、降耗增效”三个套餐,开展“人、地、业、权”四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通过产学研政企协同创新和种养加旅全产业链的绿色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全力打造黄河金三角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运城绿谷子果蔬产业研究院副理事长杜章留认为,当前运城果业发展存在果品加工业及相关服务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够;绿色、有机化比例低、市场半径小、产业链条短、深加工能力弱;品牌意识不够,知名品牌较少,品牌的带动能力不强,品牌培育有待加强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杜章留建议延长果业产业链条,提升果品产业化程度,可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功能食品(饮品)的研发力度,提升深加工能力,拓展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产业的整体利润率;充分发挥运城区域资源和环境优势,全面推进生态、有机农业发展。以“生态”“绿色”“有机”为主要特色推动果业的品牌建设,通过科技培训与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等途径,加快果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全面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