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动物 >  正文

鄱阳湖区连续4年“湖中无天网市场无候鸟交易酒店无候鸟经营”

来源:中国网江西频道|0 时间:2014-12-16 00:00:00

字号

  图为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五周年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江西频道12月14日讯(记者 吴梦婷)记者近日从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5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工程接力实施,生态环境优势巩固提升,并持续开展鄱阳湖区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专项行动,使得鄱阳湖区连续4年实现“湖中无天网、市场无候鸟交易、酒店无候鸟经营”,杜绝了严重破坏鄱阳湖候鸟资源违法犯案件发生。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同时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该区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鄱阳湖又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3市,以及鹰潭、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同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重要增长极,是中部制造业重要基地和中国三大创新地区之一,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

  江西省鄱湖办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紧紧围绕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大力实施“五河一湖”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造林绿化工程、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农村清洁工程以及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等重大工程,持续开展“净水”、“净空”、“净土”行动,为构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屏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鄱阳湖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车、宣传牌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让宣传教育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村入户。各地都划定了辖区候鸟和湿地保护责任区域,层层签订责任状;各地都积极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全面“拉网式”排查,加大湖区天网排查清理力度,加强对市场、餐馆等经营场所的日常检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从各个环节扼制猎杀候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这些努力,使得鄱阳湖区连续4年基本实现了“三无一杜绝”的总体目标,即“湖中无天网、无铁夹、无毒饵,路上无非法携带和运输越冬候鸟,餐馆酒店和市场无越冬候鸟藏匿、经营和交易,杜绝严重破坏越冬候鸟资源和湿地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候鸟和湿地资源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确保候鸟在鄱阳湖区安全越冬。

  来源:http://jx.china.com.cn/html/ttxw/2014/1213/56515.html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