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动物 >  正文

五花八门—话说国外的野生动物通道

来源:动物世界 时间:2009-09-16 00:00:00

字号

青蛙过涵洞

  没想到吧?连这种没人注意的小玩意儿也有人关心呦!在德国勃兰登堡公路占用了青蛙的重要栖息地, 于是人们就在就路面下方修建了一些直径近1米的涵管, 一般长度小于30m,因为涵管的长度对管内的温、湿度等微环境有比较大的影响,而众所周知两栖类动物对这些条件甚是敏感。

水獭钻桥洞

  在柏林至科隆的铁路两旁有一种为水獭度身定造的通道。这是一类专为水陆两栖动物设置的河流上的桥涵通道。桥涵比一般的桥洞大,在睡眠和河的两岸给动物留下一定的空间并在通道两侧面拉起一定长度的防护网阻止动物上路面。

老鼠、兔子过天桥

  这可不是一般的天桥,它没有金属或是钢筋混凝土的冰冷路面,而是一条绿色的通道,上面有树有草与的环境没什么两样。在欧洲的山区这种通道为数不少,多是建在公路穿越的丘陵间,在小山包的树林草地间架起一条条绿色桥梁供兔子、老鼠一类的小动物穿越公路。 

小心!有熊出没!

  这个标语可是时下爱车族的最爱,很多漂亮的小车都贴着这样的标志。这似乎是源于美国和加拿大一些国家公园里棕熊栖息地的标志牌。其实这类标语在欧美的乡间和国家公园屡见不鲜,可在中国的乡村我却只见过这样的标语“小心!慢行!水牛养殖示范区”!在急转弯处还周到地设置了围栏。在养殖区的的标牌还不止一个。可十几公里外一片野兔密集的灌丛却无人问津,被压成饼干的可怜兔子在料峭的晨风中散发着淡淡的血腥…这样的血腥事情天天都在上演,在我们的一次冬季考察中,在累计一百公里的路面上就曾经发现过61处被压死的动物遗迹,包括兔子、刺猬、獾和数种鼠类,有的还余温未尽。也许你会对这个数字表示怀疑。真有那么多动物傻乎乎等你去撞吗?其实这一点也不离奇。大多数动物是在傍晚、凌晨和夜间被压死,当动物穿越黑暗的路面时,会因刺眼车灯直射而恍得一时呆滞,被迎面飞驶的车辆撞个正着。动物的听觉固然灵敏,却无法正确估计车辆的速度,因为他们没有车辆行使速度的概念,试想一只狼在百米外还来得及逃跑,可当听到车声却早已来不及躲避。不是所有的公路上都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故。一项统计表明只有在车速超过55英里时才会出现较多被压死的动物,所以如能在野生动物出没频繁的路段适当降低车速可以避免很多伤害。

  挂警示牌和限速标志以及防护网这一类简单的防护措施有些并不需要专家的特别指导,一些并未受过相关教育的牧民在牧区就能使用这些方法保护自己的牲畜。所以最关键的是要有一颗热爱大自然,关心野生动物的心。所谓你好,我好,大家好。人与动物之间绝不能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我走我的羊官道,你走你的独木桥”,让我们用我们的爱心为野生动物搭建更多生命的桥梁吧!

作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夏霖 杨奇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