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动物 >  正文

老动物园的最后一天 老饲养员依依惜别

来源:江南晚报 时间:2010-04-15 00:00:00

字号

 

  4月14日,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位于锡惠公园里的老动物园度过了谢幕前的最后一天。早上记者来到动物园,这个让几代无锡人再熟悉不过的大门,门头上挂着“动物园”三个字,不同的只是门口摆出的一张通告牌,牌上写着“为配合新动物园开放,老动物园自4月15日起停止开放”。从4月15日开始,这扇熟悉的大门将永远退出无锡市民的视线。

  雨中谢幕的老动物园

  清早,工作人员照样站在检票亭里检票。由于不是节假日,门口进出的游客并不多,进门的游客都会朝那张通告瞟一眼,而检票员也如往常一样接过游客的门票剪去票根。动物园里一片安静的景象,游客比较稀少。这里曾是孩子们最爱逗留的地方,不过这一天园内多了不少成年游客,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举家前来参观的市民。动物园内看上去没有什么变化,动物们还是把这天当成普通的日子,照常出来溜达迎接客人。

  在一个饲养房内,几只新引进的小猩猩暂时在这里安家,它们将在新动物园里正式跟游客见面。饲养员们还是按照日常工作程序饲养动物。老动物园关园后,对他们来说,工作暂时会繁忙起来,他们将准备各项搬迁的准备工作。“关园后,我们要对新动物园各场馆进行设施检测,并消毒。”动物园刘科长说,目前动物移居新家的时间表还未确定,在经过几道检查后,要让动物窜笼,让它们适应笼子的环境后才能做搬迁。“就像人迁入新居也有一个适应过程,而动物们有的很胆小,稍有操作不慎,会吓坏它们。”据了解,不久无锡将迎来史上规模最大的动物搬迁,为防止动物受到惊吓,动物园将对它们做好防护措施,秘密搬移动物。

  老饲养员的依依惜别

  在园内,一位中年妇女带着一对老夫妻边走边看,71岁的老阿姨每走到一个笼舍前都要驻足深切地看上几眼。她告诉记者,自己原是动物园的饲养员。“听说这里要关闭了,就拉上女儿和老伴来向工作过的地方做最后的道别。”

  1961年,她还是一个小姑娘时,就来到动物园做了一名饲养员,而且是动物园唯一的猛兽女饲养员。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30年。她就住在动物园附近,但1990年退休后很少来这里,有许多新引进的动物她都不认得了,这趟参观让她感触颇多。

  “现在温度低时,都有空调和暖气给它们保暖,那时都是由我们饲养员给动物生炉子加温。”老阿姨至今还能清晰地回忆起当年饲养动物的细节。当时,身为女性的她干着跟男同事一样的活,经常住在动物园里照顾动物。“晚上值班室只有一件大衣,一床棉被,都是班上的同事轮流用。”虽然只有0.15元的值班费,但饲养员们夜里都不敢懈怠,动物一有情况,他们就要起来处理。老阿姨来了没几年,正遇上三年自然灾害,每个饲养员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但动物园里没一只动物挨饿。“猛兽的肉食每天都要保证供应,还要给他们喂牛奶、钙片、维生素等。”她戏称,那个年代动物的待遇比人还要好。除了饲养猛兽,老阿姨当初还要帮忙去拉食草动物的饲料。“饲料都是用板车到火车站附近去拖,动物吃的豆饼等我们要到南门去拉,如果天气不冷,遇到下雨饲养员们就穿着草鞋一路走过去,每周去一趟,一去就要拉个500多公斤豆饼。”饲料拉回来后,阿姨就和同事们用扁担几十公斤一担去挑饲料。在那个全是靠人工劳动的时代,她和同事们凭着一股韧劲熬了过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