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动物 >  正文

“狮虎讨地”背后的规划矛盾

来源:北方网 时间:2010-04-14 00:00:00

字号

动物园职工将老虎“请”至运管中心

  正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以往,各种各样“讨债”新闻的主角无一例外都是人,而日前郑州动物园却独辟蹊径,用狮子老虎等猛兽讨要被“借”了20多年的土地,大有“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 Kitty”之势。

  说来,这事儿还真不能怪郑州动物园不顾动物权益。据报道,与郑州动物园有土地之争的河南省自行车现代五项运动管理中心(文中简称“运管中心”),早在1984年就“借”了这被规划为绿地的50亩土地;动物园用地紧张,对方不仅不归还土地,相反还要进行商业开发。无奈之下,动物园只好把狮子老虎山羊拉出来“遛遛”了。(4月13日大河网)

  按理说,既然郑州市规划局都已证明,争议地块确实当年被划归动物园,也的确有借出一说,那么运管中心就应该归还。但是,2006年郑州市政府规划了“农科路酒吧一条街”项目,该地块恰好又位于项目的入口处。也就是说,当初将争议地块规划为公共绿地的是郑州市政府,现在将其规划为商业项目的也是市政府,两个规划,自相矛盾。现在动物园的动物轮番上阵讨地也好,运管中心借地不还也好,问题早已不是争论双方能解决得了的。在“狮虎讨地”的奇景幕后,实际上是当地的城市规划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有不少地区城市的规划并不科学理性,“一届政府一套规划”的现象也不罕见,甚至还出现过上届政府规划的项目刚开建、下届领导班子就开拆的事情发生。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因为以往规划工作跟不上发展建设的步伐,旧有的规划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因此也就发生规划被废弃的现象;二是因为有部分政府官员的政绩观不正确,好大喜功,以为多拆多建就能将城市建设好,导致了规划本身不被尊重,失去了规划应有的意义。

  郑州“狮虎讨地”事件中的争议地块,1982年就被规划为公共绿地,可问题是,1982年郑州所制定的这份规划,能否适应20多年后城市发展的要求?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不然就不会有2006年3月郑州市政府规划“农科路酒吧一条街”项目了。城市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没有体现,自然就很快被抛弃。一份好的规划,能够让城市发展更加协调合理。比如世界著名的巴黎下水道工程,它是世界上唯一可供人参观的下水道,自从1867年世博会开始,常年有十几万游人观光学习。而在巴黎下水道规划设计之初,就为现代社会的地铁等预留了地下空间;而巴黎自从有了下水道以来,街面就从未遭受过雨水之患,这也充分证明了巴黎下水道工程超前的设计理念和科学规划的重要性。

  当然,20多年前郑州的规划设计人员未能预想到今天的发展,是很正常的;但是,就规划工作本身而言,也不能因为规划与发展要求不符就将其抛在脑后,至少在制订新的规划时,应该把该地块原有的规划搞清楚。如果旧规划与新规划相冲突,那么市政府就进行协调,而不是自顾自地把争议地块进行开发。郑州制定新的规划时,是否调查过争议地块原有的规划?如果知道原有规划,为何不进行协调处理就直接制定实施新规划?这些问题不解决,矛盾就不可能消除。

  现在,矛盾爆发了,动物园与运管中心拿着不同时期的规划,各执一词。到底孰是孰非?问题的“始作俑者”兼“裁判”郑州市政府尚未开言,事件最后怎样收场也还未可知。而郑州的“狮虎讨地”事件,能否引起别的城市对规划问题的反思,同样未可知。不过,笔者相信,随着规划工作与城市发展日益密切,类似郑州这种持续20多年的规划问题,将越来越少;而规划让城市建设更美好的事情,将越来越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