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持续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费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动红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工业旅游、旅游演艺等创新发展,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等。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向首批被命名为“自治区特色博物馆”的25家单位授牌。
二十多年前,云南省丘北县仙人洞村,因多湖泊、多石山的喀斯特地貌导致耕地稀少,村民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农渔业经济状态,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人民币,下同),生活贫困。
5月18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湖北武汉举办。全国各地也围绕这一主题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线下“上新”特色展览,线上推出“云展览”、直播活动,吸引更多公众走进博物馆、参观博物馆、融入博物馆,充分感受“博物馆的力量”。
发放文旅消费券,景区免减门票,优化旅游生态......作为2022年“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所在省份,山西密集出台“复苏套餐”,以期提振市场信心。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消息,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广西主会场——南宁市广西民族博物馆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统筹做好精准疫情防控和促进旅游业恢复发展,云南近期针对团队旅游试水疫情相关保险产品和服务,目前已推出2个险种,一个面向旅行社——“云南旅行社责任保险附加疫情‘熔断’行程取消损失保险”,旅行社购买该保险后,一旦遇到疫情导致的行程取消情况,可以获得赔偿;另一个面向游客——“团体意外伤害保险附加旅行传染病隔离津贴保险”,游客购买该保险后,遭遇因疫情而被隔离情况,可获得相应赔偿。
日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22年“中国旅游日”广东惠民系列活动。据介绍,今年“中国旅游日”广东省分会场设在清远市古龙峡景区,全省各地也将推出140多项文旅惠民活动,包括发放文旅消费券、景区门票优惠打折、公益性文艺演出、公共文化场馆扩大开放等。
五月的小长假,各大平台露营相关的数据十分亮眼。疫情影响下,消费者出游行为正逐渐转变,周边短途游成为城市人群的出行首选,“回归山野,拥抱自然”的露营方式更成为当下潮流趋势。
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活方式的追求,以户外运动体验为特色主题游在旅游圈脱颖而出。森林作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主要场景之一,日益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新选择。被称为“天然氧吧”的森林公园,凭借自然植被覆盖率大、负氧离子含量高等特点,吸引着众多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