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湖长制推动河湖长治,湖南省全省水环境风险隐患逐一消除,去年,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8.6%。
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月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由气温上升引起的冰川消融正导致海洋向北极大气层排放更多的汞,从而给北极生态系统带来风险。
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把水资源保护并利用好,既关系着人居生活的幸福指数,也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5周年之际,记者深入采访长江沿线的重庆、湖北、安徽和江苏等地,探访我国治水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5月8日,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交流会在云浮市新兴县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广东去年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53.4%,今年治理率要达60%以上、省级以上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率达65%。
贵州已完成7个国家级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项目,试点示范作用成效明显,形成一批符合贵州特点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治理技术。
研究表明一些水母黏液中含有一种糖蛋白,这种糖蛋白可吸附大小为100纳米至2000纳米的颗粒,使微小的纳米级颗粒立即沉降,从而去除水体中的微塑料成分。
近年来,海南明确提出以提升水质为核心,狠抓黑臭水体治理,城市扩容提效、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开展全域综合治水。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等有关要求,编制《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印发《2023年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方案》,《方案》明确要坚持用最严执法保护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助力涉及九湖流域劣Ⅴ类国控断面全部脱劣、省控断面大部分脱劣目标实现,不断提升九湖流域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和水平。
4月13日至16日,2023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由生态环境部指导,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中国环科院西南分院(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中国发明协会绿色低碳环保分会、重庆大学、清华大学等17家单位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