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如何推动传统制造业积极融入“双碳”发展战略,加快绿色转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发现,我国传统制造企业绿色转型仍然面临着以下问题,影响绿色低碳转型的深入开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工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阶段。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已不断有家电巨头向新能源光伏领域挺近,格力、TCL、创维等已相继切入新能源赛道。
5月16日,路德环境(688156.SH)发布《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司拟对实控人特定发行1.13亿元,其中3600万元投入研发储备资金,主要用于公司有机与无机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科技创新和研发需求;7717.92万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2021年,A股大气治理上市公司业绩出现分化。其中,在申万三级子行业大气治理板块的9家上市公司中,三聚环保(300072.SZ)和中创环保(300056.SZ)2021年营收分别同比下滑19%和38%,其余7家公司则同比增长7%~46%;归母净利润方面,中创环保和中航泰达(836263.BJ)分别同比下滑3363%和43%,其余7家同比增长5%~136%。
截至5月11日,有63家上市公司晒出4月份相关的经营数据,表现较为亮眼的行业分别为农林牧渔、交通运输和新能源汽车。
5月9日,该公司公告,计划以约17.3亿元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取得ST龙净15.02%的股权,同时,通过直接持股和受托方式合计拥有ST龙净25.04%股份表决权,以及控制董事会过半数,成为ST龙净第一大股东,获得控制权。
从基本面来看,本次拟入主的清利新能源亦属于环保领域,成立于2022年2月。清利新能源经营范围涵盖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合同能源管理;工程管理服务;招投标代理服务;建筑工程机械与设备租赁;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公告未披露其他更多信息。
比亚迪方面于5月7日晚间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比亚迪长沙雨花区工业园于2012年投产使用,园区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及标准。在紧挨工业园区的部分居民区,或存在异味情况,公司已采取相关措施,并积极改善。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具有大规模二氧化碳减排潜力的技术,有望实现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低碳利用,被广泛认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技术之一。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50年净零排放:全球能源行业路线图》预计,CCUS技术是唯一能够在发电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大幅减少化石燃料碳排放的解决方案。全球碳捕集将从2020年的4000万吨/年,增长至2050年的76亿吨/年,市场前景广阔。
巨头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全产业链甚至衍生的领域,构建出一张上下游交织的大网。纵向为了保供和保销,横向则打开更宽广的商业模式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