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元耦合能源系统等10余项创新技术,打造超低能耗建筑;所有外层窗户将能根据室外气象条件智能开启,每个房间可实时采集室内二氧化碳、PM2.5等浓度;所有能耗均来自可再生能源,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4000吨……
1月15日,“助力双奥双碳城市 促进零碳未来”教育推广活动在京启动。该活动将在北京部分社区及学校等示范单位,传承双奥遗产,开展生态文明碳中和素质教育.
近日,班彦全绿电低碳能源互联网绿电全景展示开发实施项目成果验收会召开,这标志着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零碳乡村数字化能源管控平台正式运行。据介绍,该平台的落地,每年可为班彦村节约用电成本2万余元,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0吨。
2022年12月28日,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成都新津下线。
日前,在上海召开的2023零碳城市国际论坛上,如何以“低碳”和“零碳”发展为导向,广泛开展各类碳中和试点探索,扩大示范效应,助力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新年伊始我国碳中和领域第一场盛会中的热点话题。来自包括中国,以及美、德、加、新等国家与地区的海内外零碳城市领域学术机构的行业大咖,与全球品牌设计公司和可持续产品的材料设备供应商、以零碳为目标的园区、社区、不动产和商业等开发运行机构,以及零碳产业、碳资产开发创新和应用示范头部企业集聚一堂,进行精彩交流。
1月9日,工人们正在为人民街78号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办公楼安装外墙发电玻璃,1月底全面完工后,建筑可实现“自发自用”、“离网运行”,综合节能率达100%,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量为零。
近日,青海省通信管理局和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发布《绿色零碳算力网络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5年)》(简称“行动计划”),以期发挥绿色零碳优势,大力推进“西北数谷”建设,推动青海成为“东数西算”的重要承载地,主动融入“东数西算”国家布局,全力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的建设贡献青海力量。
2022年12月底,中粮集团旗下中粮糖业崇左工厂正式收到国内食糖行业第一张碳中和及碳足迹证书,标志着中国食糖行业诞生了首个“零碳工厂”。
近年来,大兴区一直锚定“双碳”目标,主动谋篇布局,大力发展氢能产业,目前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北区已正式入驻科威尔、稳力科技等40余家企业。
2022年12月27日,随着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110千伏古驿变电站2号主变第五次充电顺利完成,标志着青海省零碳产业园首个110千伏“绿电”工程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