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10日消息称,由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木林森育苗造林有限公司开发的阿尔山市杜拉尔林场防护林造林碳汇CCER项目,通过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公示,登陆全国碳市场。内蒙古林草局称,自2024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以来,该平台公示的林业碳汇项目全国仅41个,内蒙古12个盟市仅3个,兴安盟这一项目能够成功入选,体现了其在碳汇开发领域的优势。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印发了《北京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简称《管理办法》),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绿色低碳行动,助力北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管理办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截至目前,北京市碳普惠行动参与人数达560万,是全国碳普惠活动参与人数最多的城市。
记者8日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逐步完善相关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商业模式和管理规范,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
近日,《宜昌市大型活动碳中和适用认购林业碳汇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这是湖北省首个大型活动碳中和指导意见,也标志着宜昌市“林业碳汇+零碳活动”机制正式建立。
近日,我国牵头制定的渔业和水产养殖领域碳足迹国际标准《水产品碳足迹 大型藻类产品种类规则》(ISO 20423:2025)正式发布。该标准规定了大型藻类产品相关的碳足迹计算要求,适用于大型藻类全价值链碳足迹的评价,能够为大型藻类对气候影响的研究提供可靠和准确信息,为减少大型藻类产品全价值链中各环节能源消耗提供改进方向,也是落实联合国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的有力实践。
2024年度,中国境内117家乘用车企业共生产/进口乘用车2318.9万辆(含新能源乘用车,不含出口乘用车,下同),行业平均整车整备质量为1712千克,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WLTC工况,下同)为3.31升/100公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8.47克/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5285.2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584.7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1728.8万分,新能源汽车负积分101万分。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排放交易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四年以来,我国的碳市场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且中国在落实《巴黎协定》第六条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具备多方面优势。“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在国际碳市场上应更具自信,未来有望在全球自愿碳市场中发挥引领作用。”
在全国低碳日活动现场,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碳市场的最新“成绩单”:截至6月24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6.64亿吨,累计成交额456亿元。全球最大的碳市场持续取得新进展。今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成立以来的首次扩围,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正式纳入。夏应显对记者表示,完成扩围后,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覆盖排放量增加约30亿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实现对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的有效管控。
近期,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价格持续回落引发关注。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截至6月27日,碳排放配额(CEA)成交均价为74.96元/吨,较去年11月创下的高点累计下降约三成。“这一下降是多重因素造成的。”浙商证券ESG负责人祁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4月初,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下行以及宽松政策叠加,是导致近期全国碳市场配额价格走低的主要原因。
2025年5月16日,联合国相关机构通过了名为“巴黎协定碳信用机制”(PACM)的新标准,为减排项目的效果评估提供指导。新通过的两项新标准在机制设计上有关键突破,第一项标准明确了估算在没有该机制的情况下可能产生的排放量(即“基线”)的标准。该标准旨在帮助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项目。第二项标准用于核算项目可能在其他地方发生的意外排放量增加,即泄漏的标准。这一突破性进展有望推动高完整性碳信用额的产生,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在新标准通过后,各国政府和企业在推进碳市场方面动作频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