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西兰北坎特伯雷狩猎比赛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原因是这个旨在为Rotherham学校筹款的活动,竟然让14岁以下的儿童猎杀野猫。
狩猎比赛设14岁以下儿童组引不满
18日,新西兰北坎特伯雷狩猎大赛主办方宣布为14岁以下儿童开设了“猎杀野猫”的比赛项目,截至6月底,杀死野猫最多的人可获得250新西兰元(约合1065元人民币)的奖金。
尽管主办方特别强调严禁杀死宠物猫参赛,但该活动还是遭到了许多人的强烈批评。
新西兰动物保护组织称儿童不可能区分野猫、流浪猫,或受惊吓的家猫的区别,许多宠物猫会因此丧生。同时,他们还指出,由于儿童使用的是小威力气枪,被打中的猫在死前会经历长时间的痛苦。
动物福利慈善机构 Safe 的一位发言则表示:“我们应该教导我们的孩子对动物有同情心,而不是给他们杀死它们的工具。”
迫于舆论压力及恐吓信息威胁,主办方最终决定取消这场“儿童猎杀野猫”比赛,但对这一结果感到“失望”。
该消息传播到国内社交平台后,同样引发网友热议。
据小编观察,中国网友的意见比较统一,大多表示,如果野猫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了负担,可以科学捕杀,但不应该鼓励孩子去捕杀,这样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还有网友为猫鸣不平,认为地球不只是人类的。
执意捕杀野猫,原因何在?
抗议过后,北坎特伯雷狩猎大赛只是取消了14岁以下儿童组比赛项目,而不是取消整个赛事。
新西兰动物保护组织的发言同样值得深思,他们只是担心杀错猫或者猫在死亡过程中更加痛苦,而不是反对猎杀野猫。
由此可见,新西兰人几乎已经达成共识:野猫种群的确需要控制。
据悉,野猫在新西兰是有害动物,对当地物种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新西兰最大的保护组织皇家森林和鸟类保护协会估计,野猫每年可能导致多达110万只本土鸟类以及数千万只非本土鸟类死亡。
一位新西兰知名环保专家甚至曾建议,未来应该“无猫化”,他认为无论是家猫或是野猫都应控制数量或是扑杀。
不只新西兰,澳大利亚也深受野猫泛滥问题的困扰。
澳大利亚国家濒危物种专员安德鲁斯表示,自从第一只猫被欧洲移民引进,野猫已导致大约20种哺乳动物灭绝。澳大利亚环境与能源部发言人引用科学研究结果表示,由于澳大利亚原生物种对猫而言很容易猎捕,估计野猫每天能捕食超过100万只原生鸟类以及170万只爬虫类。
由于野猫数量过多威胁当地生态系统,2019年,澳大利亚政府曾定下目标,希望在2020年前扑杀200万只野猫。
“我们不是为了杀猫而杀猫,我们也不是因为讨厌猫而这么做,但是我们必须做出选择,以拯救我们喜爱的动物。”安德鲁斯说。
备受争议的野猫种群控制措施
控制野猫种群的措施,一直在各地引发激烈的辩论。
很多人认为野猫也是小生命,以“捕杀”的方式控制种群数量过于残忍。为此,有人建议采取给野猫绝育、安乐死等方式。但出于资金成本及时间成本的考虑,推行仍有困难。
近年,为了在生态链上平衡野猫的危害,有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将26只袋獾重新野放到澳洲大陆。据悉,袋獾曾广泛分布在澳洲大陆,但由于澳洲野狗的引入,袋獾种群被迫只能生活在塔斯马尼亚岛。
袋獾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肉有袋动物,战斗力也非常凶猛,袋獾种群出现能很好对抗野猫和狐狸等种群,因为它们都是猎食者,都在夜间活动狩猎,会形成竞争关系,这样就能减少野猫活动场所,减少狐狸破坏力等,重新平衡森林生态。
但这一方法是否奏效,还需继续观察。毕竟,也有过很多“引狼入室”的案例。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