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信建投统计,截至2022年4月全国已有十余省市正式对外公布了储能发展规划,规划的新型储能总装机规模已近30GW。其中,2021年全国独立储能电站总项目个数超过138个(包括规划、在建、投运项目),总装机规模超过17GW/34GWh。
储能持续高景气,带动储能温控需求高增长,机构预计2021-2025年行业复合增速达95.9%。连续多日调整后,A股今日大面积上涨。截至收盘,超4100股飘红,涨停股超过130只。北上资金单日净流入35.51亿元,净流出的局面得到缓解。
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十四五”末有望达60GW,较当前增长约150%。数据显示,我国海上风电产业方兴未艾,独立增长逻辑明确。2021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47.57GW,同比下降33.63%;其中新增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16.9GW,同比增长452.29%。
在碳中和的目标下,氢燃料电池行业蓄势待发,市场表现相对优异,也获得了不少资金的关注。据统计,4月27日触底以来,氢能指数累计反弹超过35%,大幅领先市场。
近期,陆续有风电类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虽然已经有主机厂预告业绩大幅增长,但诸如天顺风能、日月股份等风电部件厂商的业绩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风电上市公司业绩开始分化。
7月13日,光伏设备板块活跃,板块涨幅一度达4%。消息面上,今日,住建部、发改委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近年来,受海外需求超预期影响,全球光伏装机持续超预期,硅料目前依然是产业链供应最紧张的环节,因此相关公司在扩张产能方面均不遗余力,如大全能源IPO募资尚未满一年又开启百亿规模的募投项目,以及通威股份半年签订超2500亿元大单,均验证了光伏上游板块的火爆。
“锂王”“硅王”破纪录,下一个会是谁?新能源题材太火了。“硅料之王”通威股份发布业绩预告,公司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0亿元至125亿元,同比增长304.62%至321.48%,大超市场预期。
7月4日,受国家高度重视电化学储能安全消息影响,A股储能概念股午后大涨。据国家能源局网站消息,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征求《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其中提到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
临界发电1日盘中强势拉升,截至发稿,赣能股份、杭州热电、建投能源、桂东电力等涨停,双良节能、金山股份、天富能源等涨幅超5%。值得注意的是,赣能股份已连续四个交易日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