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日益火热的新能源汽车,还是我国提出的“3060”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都让新能源这一赛道变得异常火爆,新能源利用也逐渐成为刚需,同时也刺激了各行各业加速向新能源赛道靠拢。很多环保企业也灵敏的嗅到了新能源赛道的商机,纷纷布局进入新能源领域。
近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争取中央重大生态环境领域项目资金落地甘肃。截至目前,省生态环境厅向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申报的5个生态环境领域项目或支持政策全部获批,这将为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受益于“双碳”目标建设,作为我国力图构建的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器”,储能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尤其是在风光发电需求高增下,储能成为应对发电效率波动、电力供需错配的解决方案,承担起平衡电网、削峰填谷的重要功能。
此次增加1000亿元额度后,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总额度达到3000亿元,有助于进一步释放煤炭先进产能,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5月9日,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的通报》,2021年下达全国最低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为29.4%。2021年实际完成值为29.4%,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与2021年下达的最低总量消纳责任权重29.4%持平。
氢能作为一种环保绿色新能源,越来越获得市场的认可。然而,氢气的制备和储存都还有着较大的探索空间。
近日,福建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做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工作的实施方案》,聚焦福建省一批重点领域率先开展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工作。
记者从海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海南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向全球征集“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工程”“G98环岛高速公路大三亚段扩容工程”两个项目生态环保景观总体策划。
5月4日,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增加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专门用于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新增额度支持领域包括煤炭安全生产和储备,以及煤电企业电煤保供。
在气候问题日益严峻之际,全球实现碳中和面临哪些挑战?各国能采取哪些措施来推进碳中和目标?如何平衡好减碳和能源安全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