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报告》显示,今年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将持续释放,产能有望达15万吨。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规划超过300个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建成运营项目36个,累计可再生能源制氢年产能约5.6万吨。其中,2022年我国新增建成运营可再生氢能源项目23个,新增年产能约3.3万吨,同比增长超过140%。
今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这是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重要文件,也是我国首次发布这样的文件。
当前,全球范围正兴起氢能发展热潮,我国也将氢能产业视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记者日前从江苏苏州召开的2023年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获悉:截至今年7月底,国内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累计核发量已超1.2亿个。
硅料价格仍在持续上涨。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上周N型硅料价格最高已经上涨至98元/千克,致密料价格也随之突破85元/千克大关。
9月7日,第二届可持续投融资(ESG)与自贸港建设论坛在三亚举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安顺在致辞中表示,ESG发展至今,不仅代表了全球经济治理的方向,更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其中,风电装机3.89亿千瓦,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
在9月5日举行的服贸会第二届中国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说,我国生态环保产业已成为绿色经济中的重要力量,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6月,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了两份国际可持续信息披露新准则,对企业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相关信息的披露作出相应规定。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中国企业为ESG披露做好准备了吗?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工水利项目1.76万个,较去年同期多3707个,其中投资规模超过1亿元的项目有1095个。重大水利工程是完善国家水网的“防波堤”,也是经济增长的“加速器”。据水利部此前介绍,重大水利工程每投资1000亿元,可以带动GDP增长0.1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