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2022年的高增速后,锂电产业链2023年开年“遇冷”令人猝不及防。一方面,原料碳酸锂价格从年初约52万元/吨跌至目前的约26万元/吨,3个月时间价格“腰斩”;另一方面,磷酸铁锂产能近年来大举扩张,而终端新能源汽车消费面临阶段性考验,补贴退出等因素令销量增速放缓。
3月29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碳中和:困局和破局”分论坛举行,并成为当日最火爆的论坛之一。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以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等多位与会嘉宾对碳中和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德国获得对使用混动汽车的豁免后,欧盟成员国在3月28日周二最终批准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该法律将在2035年停止销售新的二氧化碳排放汽车。
由证券时报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上海数据交易所与德勤风驭合作的ESG行业白皮书系列的首篇报告《ESG钢铁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日前正式发布。
日前,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向战略客户车企推行“返利”计划,以实现电池降价。另一动力电池厂商亿纬锂能表示,作为主要供应商,公司会在利润上部分让利下游厂商。相关举措和表态引发更多动力电池市场降价预期,也引发了是否会出现价格战的讨论。
美国和欧盟正就结束特朗普政府时期的钢铝关税进行谈判,美国“狮子口大开”要求欧盟给予其碳关税豁免,然而这一要求不符合世贸组织(WTO)规定。
3月以来,各地环保基建项目加快落地,全国一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工程加速推进。与此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聚焦节能环保产业补短板。
据工信部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湖南省长沙市开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格林香山光伏储能一体项目、锂汇通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平台、长沙矿冶院梯次利用产线以及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并召开座谈会。
人才需求是市场的风向标。近日,深圳一家房地产企业开出最高850万元年薪招聘ESG高级经理/总监,引起市场热议。这一方面体现了ESG相关人才资源的紧俏,也表明企业加速构建ESG框架的氛围愈加浓厚。
在实现关键原材料自主可控的道路上,欧盟迈出了关键一步。3月16日,欧盟委员会通过官网正式发布《欧洲关键原材料法案》,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vonder Leyen)表示,该法案将显著增加欧洲在精炼、加工和回收关键原材料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