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海洋上,大河航道中,各种类型的绿色船舶应用电力、混合动力和清洁能源起航,为绿色发展提供不同类型的节能环保型航运方案。今年4月,中国船舶集团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包括建造12艘甲醇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和4艘LNG(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两国在绿色低碳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
11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10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8.1亿千瓦,同比增长12.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5.4亿千瓦,同比增长47.0%;风电装机容量约4.0亿千瓦,同比增长15.6%。
11月1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推进‘链长+链主+链创’机制 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介绍了节能环保产业链发展情况。湖北将重点打造一批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实施五大行动,力争到2025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就“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进展滞后约谈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重庆市节能主管部门负责同志。
近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下达本市2023年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安排计划(第三批)的通知,通知显示,计划下达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共计75593.102343万元。
据了解,本届杭州亚运会通过智能化手段,全面提升亚运会相关设施的能效,采用绿色能源作为电力来源。史途嘉是杭州亚运会“零碳工程师”。
8月28日,国网沈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到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沈阳统一企业有限公司,针对该企业厂区自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运行情况提供定制化服务。据了解,该企业自采用供电公司提供的定制化用电方案以来,光伏发电设备运行良好,发电量占总生产用电量的22%,电费月均降低4万元左右。
高岗村的示范场景是南京推进全社会节能降碳的缩影。近年来,南京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中以低碳城市试点为主线,着力构建低碳发展政策体系。
大力推进再生铝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铝工业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在8月11日召开的2023年再生铝产业绿色发展会议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王健透露,2022年,我国再生铝产量稳步增长,达到865万吨,同比增长8%,节约矿产资源开采43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亿吨,在资源保障和节能减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上半年,再生铝产量465万吨,同比增长9.4%。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3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据悉,我国已累计对超5万家企业开展节能监察和诊断服务,目前钢铁、原铝、水泥熟料等单位产品能效处于世界先进水平,5G基站单站能耗较商用初期下降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