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间,石光银和乡亲们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植树5300多万株(丛),反复造林面积达35万亩,筑起一道“绿色长城”。如今,陕西已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创造了世界治沙奇迹。
山西省西北端,毛乌素沙漠边缘,右玉县是一座不屈的绿洲,倔强地压住了沙地的侵袭。在这里,占地6万亩的南山森林公园,是一片从无到有、由右玉人亲手种出来的森林,也是一座无声的丰碑。
近年来,随着国土绿化深入推进,防沙治沙取得显著成效,我国沙尘天气逐年减少。“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64亿亩以上,超额完成规划任务。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方网站消息,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关于联合印发《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2021年春季,沙尘天气多次袭扰我国北方。其中,1月10日-16日的沙尘天气是近5年发生时间最早、近20年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3月15日的强沙尘暴天气是10年来最强的一次。
走进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盖孜库木乡的万亩梭梭治沙示范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梭梭覆盖在无边的沙地上,一派勃勃生机。在梭梭林中间,工人们正忙着采挖嫁接的大芸,依次入袋装车。
我国土壤盐渍化耕地分布情况如何?我国在土壤盐渍化资源开发利用和治理修复方面存在哪些难题?我国为防止土壤盐渍化已经做了哪些行动?
罕见!
当我国成功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高速铁路网时,一条条电力的“高铁”也不断贯通全国、加密成型,并且正在助力能源领域减碳。
专家表示,这有助于研判未来干旱环境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