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新成果。据广东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日消息,广东韶关学院科研人员近日在该保护区内进行水生生物调查时,发现了黄斑肥螈。
近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贡管护分局的工作人员在整理回收的红外相机数据时,惊喜地发现有成群的珍稀濒危物种菲氏叶猴的活动影像,这是菲氏叶猴在高黎贡山福贡段的首次亮相,同时也刷新了我国菲氏叶猴种群的纬度最北分布。
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资源保护处与绍兴市野鸟会调查队五一期间在鉴湖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进行野生鸟类调查,拍摄到鸟类20余种,其中拍到了非常罕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wú)。
大熊猫国家公园松潘管理总站工作人员在对松潘片区安装的红外相机进行整理时,发现架设在白羊哇口的同一地点同一台红外相机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扭角羚、绿尾虹雉和林麝。
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冯利民带领的研究团队经过近10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太行山、吕梁山、子午岭等山脉都有野生豹出没,一些区域已经形成了可持续增长的种群,野生豹种群在上述地区呈现扩散趋势。
近日,安徽省黄山市多地民警连续救助了三只野生保护动物,有领角鸮、池鹭、白鹇。
近日,北京延庆区玉渡山管理中心监测到黑眉柳莺,这也是延庆地区首次出现黑眉柳莺。
近日,在兰州市永登县境内的庄浪河流域,当地市民发现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蓑羽鹤,这是该物种在兰州的首次亮相。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危起伟呼吁,中华鲟保护要“破圈”,从“长江大保护”的全域视野,将中华鲟的保护区域由长江延伸至近海(中华鲟长年生活觅食之地),保护力量从专业机构扩展至社会公众,共筑一张更大更有力的“保护伞”。
日前,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人民政府会同该县检察院召开府检联席会议,就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协同化解好“人兽矛盾”等问题达成共识,并会签《关于野生动物保护与致害防范工作府检联动机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