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落实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措施,在全面保护、传承文化上下功夫,共同守护穿越古今的“绿色文物”。
日前,柳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古树名木调查和保护工作组在开展巡查工作中发现,该市首次确认存在百年荔枝古树及古树群落。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柳州的自然遗产资源,也为当地历史文化传承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何为古树名木?一般来说,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被称为古树,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或纪念意义的就是名木。据统计,杭州市现有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28952株。
解州关帝祖庙、常平关帝家庙和关帝祖陵现存159株古树名木,涵盖侧柏、丝棉木、国槐、桑树、毛白杨等珍贵树种。其中,常平关帝家庙两株树龄达1800年的侧柏,堪称“树中老者”。
“古梨园现存面积超1.2万亩,其中核心区近4000亩,拥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梨树9400多株。”皋兰县古梨园保护中心副主任韩磊介绍,得益于传统管护技艺,古梨树长势良好,株产可达1000斤以上。
近日,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在野外进行保护植物专项调查工作中,于太白山南坡区域意外发现两个保存完好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水青树古树群。这也是水青树自然分布区域最北的古树群,更印证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作为“生物基因库”的重要生态价值。
在丽水市莲都区丽阳街与和平路交叉口南侧,原本面临移植的古樟群,如今被原地保护,围绕它们建成的一座古朴静谧的香樟公园,近日正式开放。
据重庆市林业局调查统计,重庆共有25741株古树名木,隶属69科158属293种,其中包括501株1级古树、2431株2级古树和22808株3级古树以及1株名木。近年来,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立足科技攻关,通过健康诊断、智能监测、基因保存等创新手段,为古树名木撑起“保护伞”,让千年瑰宝重焕生机。
多年来,敦化市积极响应国家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号召,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境内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守护这些珍贵的绿色“活化石”。
近期,受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新华镇部分古树名木出现叶片干枯、虫害增多等现象。新华林场迅速启动应急保护机制,采取“开方抓药、一树一策”的科学管护措施,全力保障古树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