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获得消息,元旦前夕,吉林珲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现野生东北虎,并被远红外线照相机拍摄活动踪迹。这是2003年以来,吉林珲春第三次发现野生东北虎。
2006年12月30日,珲春市哈达门乡柳树河子村村民刘思华向保护区管理局报告,其散放在鹿道沟山上的牛被东北虎咬死。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勘查和鉴定,发现被害的牛为5岁母牛,体重约350公斤,还发现了东北虎的卧迹和粪便。
为了进一步监测东北虎的行踪,工作人员在现场设置了两架远红外线照相机。12月31日上午,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再度赶赴现场,取得了关键照片。根据照片推断,该虎为成龄东北虎,身长约2米,身高在1.2米左右,体重200余公斤。
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地带,以东北虎、豹及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这一区域历史上就是东北虎的活动地带,是东北虎重要栖息地之一,也是中俄之间东北虎的重要生态廊道,在东北虎、豹野生种群的恢复与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前,保护区共监测到东北虎活动信息70余次,两次用远红外线照相机拍摄到野生东北虎的实体,第一次为2003年1月24日,第二次为2004年1月16日。此外,工作人员还在保护区南部发现了雌虎带幼虎活动的踪迹。目前,WWF哈尔滨办公室和WWF俄罗斯远东办公室正在开展虎豹联合监测与巡护示范项目,珲春自然保护区是示范点之一。
WWF哈尔滨办公室主任娄佳说:“吉林珲春再次发现野生东北虎,进一步表明了野生东北虎活动范围在不断扩大。”
-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