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为气候变化敲响警钟,但实际上,这一警告被忽视了。
“现在的情况比你想象的更糟,糟得多。”这是来自《无法居住的地球:未来的故事》一书中的开场白。
这个地球的一切一切都在走下坡路。但大家总沉浸在神话中,认为气候变化是没有问题的,人类永远是安全的。可事实是,这种变化是慢慢发生的,而且没有地方可以躲避它。
最能显著感受到这种变化的是北极圈,这是由于“北极放大效应”。北极放大效应指的是,北极变暖速度要比全球其他地区快得多,变化也明显得多。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观测数据称,从1960年到2019年,全球平均气温普遍升高了1℃左右,相较北纬90°的位置增加了大约4℃。
但北极放大效应的程度是多少,也就是北极变暖的速度究竟比全球其他地区快多少呢?
根据去年8月在《自然通讯-地球与环境》上的研究称,通过分析北极圈1979至2021年期间数据发现,北冰洋以每10年0.75℃的速度变暖,这几乎是全球平均值的4倍。
北极的状况迅速恶化
一项 2022 年的研究显示,在过去几十年里,北极地区变暖的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区的四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称,该地区的海冰已经迅速减少,北极每年9月的海冰面积以每十年12.6%的速度萎缩。
CNN刊文指出,夏季没有海冰的北极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可怕的连锁反应。明亮的白色冰将太阳能从地球反射出去,但当这些冰融化时,更暗的海洋将裸露在外,从而吸收更多的热量,然后导致额外的变暖,这是一个称为“北极放大”(Arctic Amplification)的反馈过程。
“我们可以将北极海冰视为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与保护者,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Seung-Ki Min教授说,“然而该地区已经达到了‘临界点’,一旦失去‘保护者’,北极的状况将迅速恶化。”
北极地区被称为“自然生态最后一道防线”,然而近10年来这道防线正在逐步被攻破。
从大约十年前研究气象学开始,兰塔宁(芬兰气象研究所的研究员)就一直关注着北极变暖。
经过大概两年的时间,兰塔宁等研究员于当地时间2022年8月11日在著名期刊杂志《自然通讯-地球与环境》发表文章称,通过分析北极圈过去43年的观测数据发现,北极变暖的速度确实比此前科学文献和普遍报道的要高。
具体而言,1979至2021年期间,北冰洋的大部分以每10年0.75℃的速度变暖,这几乎是全球平均值的4倍。因而,现有气候模型预测可能普遍低估了1979年至2021年期间的北极放大效应。
而低估北极放大效应,不利于人们客观认识北极变暖的情况,但它带来的影响已经显现,不仅冲击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和生态系统,还会对全球的气候系统和环境造成深远影响。
海冰是导致北极放大效应的重要因素。随着海冰面积缩小,海洋将会吸收更多的太阳热量,导致北极变得更加温暖。
广阔的海冰覆盖着北冰洋,通常在冬季结冰,一部分海冰在夏季融化。近几十年来,海冰的面积不断消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数据显示,1981年到2010年期间,北极海冰面积平均每10年至少减少13.1%。
而海冰消融会间接地推动全球海平面上升。
其原理是海冰可以将太阳辐射反射回大气中,使得北极大气升温。随着海冰面积缩小,海水面积扩大,比海冰颜色更深的海水吸收了更多的太阳辐射,推高了北极的整体温度,进一步融化了更多的陆地冰块,间接推高了海平面。
与海冰不同,冰川形成于陆地之上,其融化可直接造成海平面上升。
现在全球的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3.2毫米,预计到2100年将总共上升0.2米至2米。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地质学助理教授安德烈·达顿表示,北极地区格陵兰岛冰原使海平面上升风险达到最高。北极地区的大部分陆上冰块都在格陵兰岛,体积累计296万立方公里。如果整个格陵兰冰原消融,将使海平面平均上升7米,孟买等许多海滨城市都将沉入海底。
俄罗斯“地狱之门”开启
在地球的最北端,蔓延着一个神秘的区域,一个被誉为"地狱之门"的奇异景观正逐渐向世界敞开它的神秘面纱。西伯利亚的芭拉盖卡坑洞,每年融化12-14米左右,它宛如地球深处一颗定时炸弹,威胁着整个人类社会。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不断加剧,俄罗斯也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暖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5倍,而西伯利亚更是高达4倍。原本冻结了数千年的永冻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融化,暴露出埋藏其中的古老秘密,然而,这些秘密的揭开可能对整个世界造成前所未有的威胁。
图:俄罗斯“冥界之门”的永冻土正在加速融化。\路透社
科学家们尚不确定这个巨坑扩大的速度,但当地居民已注意到异常。当地居民兼坑洞探险家斯特鲁奇科夫说,两年前坑洞的边缘距离附近的道路约20至30米,而现在变得更近了。雅库茨克梅尔尼科夫永冻土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塔纳纳耶夫说,巨坑下方约100米处的土壤里含有大量有机碳,随着永冻土融化,这些有机碳将释放到大气中,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
路透社援引科学家报道称,俄罗斯暖化的速度至少比世界其他地区快2.5倍,覆盖该国约65%陆地的长期冰冻苔原正在融化,并释放出储存在其中的温室气体。永冻土融化已威胁到俄北部和东北部的一些城镇,导致道路弯曲、房屋受损、管线断裂等。
甲烷气是一种强大的温室气体,比二氧化碳在捕获和保留热能方面要高得多。永冻土是巨大的甲烷气库,里面封存着数百万年来形成的甲烷气,相当于潜伏着一颗巨大的定时炸弹。随着永冻土的融化,这些甲烷气可能被释放到大气中,加速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更严重的极端天气事件和海平面上升,影响全球生态平衡,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
此外,永冻土中还埋藏着一些未知的千年病毒,这些病毒可能在现代人类面前是完全陌生的。随着融化的进行,这些潜伏的病原体可能被释放,形成新的传染源,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全球性威胁。
近日,欧洲研究人员从七个不同的古西伯利亚永久冻土样本中分离出13种新病毒。科学家表示,该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带来了一种潜在危险:地球变暖导致的永久冻土融化可能会让大量“僵尸病毒”苏醒。
据欧洲新闻网(Euronews)3月12日报道,一项近期发布的研究预印本显示,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科学家们从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中分离并复活了几种古老的病毒,其中一种是从2.7万年前含有大量猛犸象毛发的永久冻土样本中发现的巨型病毒Pithovirus(中文名暂译阔口罐病毒)。
阔口罐病毒是已知最大的病毒。它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属于核质巨型DNA病毒演化支。2014年,科学家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冰芯中采集到可用病毒样本之后,首次对它进行了描述。
研究的参与者之一,法国科学家米歇尔·克拉韦里(Jean-Michel Claverie)表示,“每次我们观察(冻土样本)时都会发现一种病毒,这几乎是肯定的事情,我们总能在永久冻土中找到一些传染性病毒。”
上述研究的科学家们表示,尽管阔口罐病毒目前只对变形虫有传染性,但被困在永久冻土中数千年的其他病毒有可能传播给人类和动物。
西伯利亚受到气候变化导致的全球变暖影响最大,大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倍。近年来的夏天,这里都会达到37-38摄氏度的极端高温并发生野火。受其影响,西伯利亚地区的永久冻土正在迅速融化。这意味着被掩埋在地下数千年的生物将不断被暴露,在未来可能会释放出更多未知的病毒。
“北极熊之都”还有未来吗
加拿大丘吉尔镇是一个座落在北极圈南缘,被称作“世界北极熊之都”的小镇。顾名思义,北极熊是当地最有名的物种。
对这里的人们来说,气候变化不是迫在眉睫的威胁,而是充斥于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是一个个最直接的信号。
气候变化是破裂的下水管道、更高的树木、更长的夏天以及更猛烈的暴风雪,也是能在陆地上更长时间见到北极熊。
北极熊的生活节奏和其他熊类不太一样。在冬天,它们不是睡觉,而是在冰冻的海湾表面漫步捕猎,寻找环斑海豹。在夏天,当冰融化时,它们就在岸上休息。每年这个时候,数百只北极熊会聚集在丘吉尔镇周围,等待结冰。
但是,近些年由于北极温度升高,海冰形成晚,融化早。这种冰期缩短的情况给北极熊们带来双重痛苦:更短的捕猎时间和更长的断食时间。
现在,北极熊在丘吉尔镇附近的时间越来越长。只要在陆地上一天,北极熊就减重约1公斤。根据加拿大政府科学家尼克·伦恩的说法,1980年至2019年期间,丘吉尔地区怀孕北极熊的平均体重下降了15%,新生幼崽的数量在下降。专家认为,北极熊的状况已经岌岌可危。
危险不仅正发生在北极熊身上,还有北极其他物种。
一张在丘吉尔地区抓拍到的照片(如下图):一只赤狐嘴里叼着一只北极狐,后者身形较小,雪白的毛上沾满了血迹。
照片上可能只是展示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直接互动。但这是气候变化的鲜明例子,表明红狐正在侵占北极狐领地。气候变暖使得赤狐、狼、棕熊以及许多较小的物种向北迁移,原北极物种将处于更大的挑战中。
格陵兰西南部正在经历海底融化的冰川来源:彭博社
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在持续“发烧”。此前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指出,近年来温室气体浓度不断上升,热量不断累积,过去8年可能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8年。
受气候变化影响,地球多项“生理”指标均在恶化:气温逐年升高、全球降水模式改变、冰川面积不断缩减、海洋酸化、海平面持续上升、生物多样性丧失、北极地区的野火前所未见……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最新报告指出,全球温升加剧将会带来更严重的热浪、更强烈的降雨和其他极端天气,将加剧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所面临的风险。随着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和水安全产生的不利影响将随之加剧。当气候风险与流行病、冲突事件等其他不利因素叠加发生时,情况将更难以控制。
气候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混沌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每一份温室气体都可能变成扇动这个系统的“蝴蝶翅膀”。如果说地球是一叶扁舟,而天气气候是海上的波浪,那么现在这些波浪正变得越来越凶猛,这叶扁舟被越来越频发的惊涛骇浪剧烈地摇晃着。
“蝴蝶翅膀”扇动之后引发的风暴并非危言耸听。气候临界点一个个被激活后,整个气候系统的稳定性将被破坏,此时地球上的大型碳库也将变得不稳定,将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释放到大气中,全球气温进一步飙升,反过来加剧气候变暖,形成恶性循环。自此,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小船的“倾覆”。
《了不起的挑战》就曾做过一个实验。
导演设置了一个场景,楼上是气候寒冷的极地,楼下是气候炎热的地带,楼下的人没有节制疯狂用电。
楼上的人看着冰块融化急得跳脚,但是楼下的人依然事不关己,最后融化的水淹到楼下,人们这才知道大祸临头。
人类真的只有到无可挽回的时候才能有所醒悟吗?
记录片《不可忽视的真相》里有一句话:
人类是唯一明知道自己这样下去会毁灭所有,但仍然选择继续如此的生物了。觉得灾难不在眼前而无关自己,心存侥幸地觉得科学家能帮我们解决。
但我们不知道那场最终的大灾难,其实是人类为自己掘好的坟墓。
千万别等真正的末日来临之后,我们才意识到,曾经我们明明有机会拯救自己。
至少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保护环境,你可以从这些小事做起:
1.注意随手关灯,并使用高效节能灯泡;
2.少用一次性制品 ,包括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签字笔等;
3.搭乘公共交通系统,减少燃料废气的排放;
4.购物时自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袋购物;
5.吃应季的蔬菜水果,吃纯天然的森林食物;
……
人类需要真正做出行动,趁现在一切还来得及!
来源:生态中国网综合整理,图文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