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20时至8月2日07时,北京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产生了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排位第一的降雨量。
去年夏季全球大范围持续高温及各类灾害留下的记忆尚未褪去,今年以来,各类异常的天气、气候事件又陆续登场,不断刷新以往的纪录。
高温天气横扫北半球多国,还在印度两个邦造成上百人死亡;加拿大有的地区气候干旱、野火频发,而有的地区气温就像过山车,暖气和空调无缝衔接;西班牙今年春天的气温创造了历史纪录,而法国2/3的地下水低于正常水位;南非近期遭暴雨袭击,而肯尼亚正在经历干旱……
除了高温、暴雨外,全球科学家们也在充满不正常现象的7月,看到了未来更加动荡的画面。
地球拉响了红色警报
高温干旱、野火蔓延、暴雨洪灾,可以说刚刚过去的7月,全球多地都进入了"灾难模式"。
地球仿佛拉响了红色警报,所有的气候指标都不断打破纪录,极端天气和气候正成为新常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甚至发出这样的新警告:全球变暖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时代已经到来。
加拿大森林消防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加拿大发生的5000多处山火已毁了超过1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过火面积是加拿大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年。
截至8月3日,加拿大全国仍有1000多处山火没有扑灭,其中658处处于失控状态。
这场持续肆虐的山火已然发展成了严重的全球环境事件。欧盟哥白尼大气监测服务局当地时间8月3日的一份报告表示,加拿大今年的森林火灾已排放2.9亿吨碳,是2014年加拿大创下的1.38亿吨纪录的两倍多,占今年目前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由于当前火势仍然活跃,未来加拿大的碳排放量也将继续上升。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研究结果则显示,加拿大此次山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超过10亿吨。
加拿大的山火迟迟不灭,邻国美国的山火也"毫不逊色"。
8月1日,据《国会山报》报道,由加利福尼亚州莫哈维国家自然保护区开始的山火"约克"愈演愈烈,一度形成了"火龙卷",成为今年加州最大的火灾。
在大西洋的另一端,环地中海各国的山火就像一个火环将地中海包围。
7月25日以来,位于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大区发生多起山火,造成至少4人死亡,约2000人流离失所。
7月27日,希腊消防部门表示,过去24小时,希腊各地出现61处火情,中部地区的林火还引起当地一所弹药库爆炸。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表示,7月,希腊野火导致的碳排放量超过100万吨,创下历史新高。
一边是山火肆虐,一边却是洪水泛滥。
8月3日,强降雨导致南欧国家斯洛文尼亚发生洪涝灾害,全国大多数地区陷入紧急状态。多地出现山体滑坡,道路中断,至少1.6万户家庭处于断电状态。
据CNN7月14日报道,印度北部的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和洪水,死亡人数已攀升至至少67人。
自7月初以来,日本九州地方一直遭遇强降雨,7月3日的降雨量创历史新高。日本气象厅发言人称,九州地方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降雨”。
与此同时,据《纽约时报》7月18日报道,一个多月以来,热浪烘烤了美国48州的大部分地区,约1.16亿美国人被纳入高温警告或高温观察和警告范围内。在美国南部和东南部,高温与热带湿气相结合,导致部分地区温度高达43.3摄氏度。其中,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部分地区的气温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截至7月24日,美国凤凰城已创下连续25天达到或超过43.3摄氏度的最长纪录。
气候混乱之下,遭殃的不只是陆地。
8月4日,英国《卫报》援引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的数据报道称,刚刚过去的一周,全球日平均海面温度达到了20.96摄氏度,打破了2016年20.95度的纪录。
《卫报》报道称,近期创纪录的全球海面温度可能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值得警惕的是,鉴于目前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仍未达到最强水平,未来海面温度极有可能进一步升高。
《自然医学》杂志警告称,如果欧盟没有及时有效的应对计划,2040年,欧洲每年夏天可能将有超过9万人因极端天气死亡。
7月27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2022年亚洲气候状况》报告。报告警告称,亚洲升温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亚洲也是世界上受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去年共发生81起与天气、气候有关的灾害,造成5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360亿美元。
多个气候临界点被激活
2022 年埃克塞特大学气候研究员戴维·阿姆斯特朗·麦凯(David Armstrong McKay)等人的研究成果发现,全球气候临界点共有 16 个,其中 9 个为影响全球的全球性临界点,7 个为可能产生严重区域影响的区域性临界点。全球性临界点可能会导致全球性的连锁影响,伴随着额外的碳排放和更高的海平面上升率。区域性临界点可能产生严重的区域性或地方性影响,如极端温度、更频繁的干旱、森林火灾和前所未有的天气等。
气候临界点的阈值及其影响
麦凯等对逐个临界点被触发所需的气温升幅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有 5 个临界点已处于危险区,已经或很快就会被突破。这 5 个危险的临界点是格陵兰冰盖崩塌、南极西部冰盖崩塌、北极冻土层崩塌、热带珊瑚礁消亡,以及拉布拉多海副极地对流崩塌,其中格陵兰冰盖和南极西部冰盖崩塌的临界点已经被突破。触发格陵兰岛冰盖全面消亡的临界点是升温 0.8℃,而触发南极西部冰盖全面消亡的临界点是升温 1℃。除了这 5 个临界点之外,其余 11 个临界点被触发所需的升温幅度超过 1.5℃,被归于有可能被激活的临界点。
全球变暖临界点分布图
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影响符合科学家此前的预警,但其速度却远超预期。伴随人类活动不断加剧,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越来越大,二氧化碳的浓度越来越高,气候恢复力和可持续发展正面临越来越严峻挑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警告,全球温升一旦突破“气候临界点”,气候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将大幅上升。
而且想要改变目前的这些气候临界点,并不容易。这是因为气候临界点有 2 个重要特性:不可逆性和难以预测性。
1、不可逆性
全球增暖引起“气候临界点”被突破,进一步引发多米诺骨牌式的正反馈效应,可能会将全球的森林、海洋、冰盖等系统推向不可逆转的死亡深渊。且跃过临界点后,气候变化可能转为更加陡峭的非线性指数级数变化。到达临界点的累积时间可能很长,在这个累积时间段,避免触发临界点的努力是有意义的,而一旦触发临界点,系统可能会很快地翻入坏结果——在临界点之后,系统会进入新的平衡,但不会再是原来的状态。
2、难以预测性
难以预测性是其中最危险的部分——尽管人们知道危险将会来临,却无法准确预见临界点何时到来。这有点像人类学家对于“灾难系统”的定义——我们经常能够预测危险的情况将出现,但是我们却不能预测灾难发生的准确时间。当我们意识到临界点来临时,临界点实际上已经被触发。你可能会问,在“气候临界点”被激活后,迈过“气候临界点”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我们的回答案是“不知道”。
全球气候变化进入新阶段
在过去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全地球的人先后见证了打破历史纪录的高温、疯狂燃烧的森林山火,以及给亚洲多国带来创纪录暴雨的台风。种种迹象显示,这些看起来“极端、不正常”的天气,非常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新常态,而更加罕见的未知命运正在徐徐展开。
根据官方数据,地球南极的海洋冰面正处于历史低位,北大西洋的海面温度正在以非常大的幅度“爆表”,美国南佛罗里达州海岸的水温已经达到难以理解的水平,令美国大陆唯一的活珊瑚礁屏障陷入灭绝的风险。
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Claudia Tebaldi对此解读称:“一方面,我们早就知道这样的事情会发生。然而,特别是今年,看起来是如此极端......异常的规模令人惊讶。”
在去年9月发表在《科学》期刊上一份研究显示,埃克塞特大学的Armstrong McKay等研究人员表示,随着气候变暖超过1.5摄氏度,可能会在全球触发多个“临界点”。
McKay也在近期的媒体采访中表示,尽管今年夏天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令人不安,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球上的主要系统已经越过了一些无法改变的阈值。这样的重大变化可能只有在长期观察中才会变得清晰。他也强调,并不认为这几年的高温环境会直接触发这些临界点。
但McKay也强调,在更小的范围内,例如单个珊瑚礁或单片雨林,可能会更早地达到“临界点”。这几年的高温天气可能会对许多生态系统造成大量破坏和压力。
对于这句话,Tebaldi用大白话又说了一遍:“对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气候的”临界点“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点发生。”
来源:生态中国网综合整理,图文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