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大部地区升温势头迅猛。
中央气象台预计,5月15日至17日,北京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中北部、山东北部及南疆盆地东部等地将有35℃以上高温天气,其中山东北部部分地区气温可达37℃以上。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符娇兰告诉记者,上述地区迎来首个高温天气是因为大陆高压脊发展控制华北、黄淮地区,天空云量较少,受高压脊下沉增温以及晴空辐射加热的共同影响。
虽然南北方接连迎来高温天气,但符娇兰认为,高温“突袭” 并不异常。
“从常年来看,华北平原的首个高温日平均出现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此次天气过程与常年同期高温出现时间接近。” 符娇兰说:“17日以后,受降雨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高温范围和强度将明显减弱。”
与北方高温相比,近期,由于冷暖空气交汇,华南、云南等地出现较明显锋面降雨,加之受孟加拉湾风暴影响,15日,云南中西部、西藏东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高海拔山区有雨夹雪或雪,总体以稳定性降水为主。
16日至17日,受位于西藏南部高空槽东移并在长江中下游加强影响,加上低层低涡切变系统发展,江南大部、华南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东部等地16日午后至夜间强对流发展条件相对充分,需着重关注。
符娇兰表示,受高温影响地区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华北、东北等地强对流天气频繁,公众外出时可随身携带雨具,警惕雷雨、冰雹等天气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
如何防御应对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提醒,要关注天气预报预警,保持环境凉爽通风,避免正午出行或长时间户外停留。要大量饮水,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保证充足的睡眠。此外,出行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服装,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