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碳交易 >  正文

碳交易市场未来可期

来源:第一财经 时间:2023-01-05 13:46:52

字号

二氧化碳排放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每多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对于气候变化的温度上升的边际效应都是同等的。这也是为什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上警告称:“人类仅有一个选择:要么合作,要么灭亡。我们必须达成气候团结协定,否则就是在集体自杀。”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全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策略中,最主要的政策工具之一。截至2022年11月底,全球共有70个碳定价机制正在运行或者是设计的阶段,覆盖了全球超过47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减排量。


第一财经:碳交易市场机制如何促进全球高效率地向低碳转型?


段茂盛:碳市场的基本机理是说要通过交易让不同的主体之间减排边际成本最后达到一致,这样可以降低总的减排成本。当然我们可以分成全球的碳市场,也可以分成国内的碳市场。从全球来说的话,它实际上就是允许不同的国家进行减排合作,降低实现既定的全球减排目标的成本,或者反过来说,我们在同样的减排成本下可以提高全球的碳减排的力度。所以碳市场对于全球实现减排目标,对于它的力度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些研究表明,允许交易的情况下和不允许交易的情况相比,在同样的减排成本下,全球的减排力度是可以加倍的。


梅德文:欧盟碳市场从2005年开始到2019年,运行了差不多15年,欧盟的碳排放降低了40%,煤耗大约降低了32%,油耗(石油消耗)大约降低了29%,但是它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了60%。所以欧盟碳交易市场对于欧盟的低碳转型、新能源产业发展还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作为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国家,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结构国家,要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我们的“双碳”目标,碳交易市场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工具。另外,中国应该更大力度发展新能源,发展新能源也需要有一些新的融资机制、激励机制(内生)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碳交易市场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个制度工具。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2021年7月16日鸣锣开市,首批纳入了2162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覆盖了大约45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覆盖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11月底,碳价格由开市时的48元/吨涨至57.52元/吨,上涨幅度达19.83%。全国碳排放的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了2.03亿吨,累计的成交额约90.16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国际碳市场最大的碳现货市场。


第一财经:这些数字是全国碳市场运行至今所取得的成就,但它们对控排企业的运营来说意味着什么,又对国家碳减排目标带来了多大成效?


段茂盛:全国碳市场的设计很大程度上也是参考了试点市场的设计。我们过去做了几次针对试点纳入的重点排放单位的调研,几百家企业给我们反馈,应该说从目前反馈到的信息来看,碳市场在促进企业减排各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给我们回馈的几乎所有企业都说,因为碳市场的影响,他们已经制定了自己减排的目标或者战略,80%以上的企业说已经指定了专门的机构或者个人负责碳交易的事情,而且大多数的企业都说他们在生产决策中间、投资中间,已经考虑了碳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非常显著的。确确实实这个政策是促进了重点排放行业或者企业的减排。


赵小鹭:虽然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现在只纳入电力行业,但实际上我们所有八大行业,超过7000家企业,它是每年要进行碳排放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所以它也帮助中国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收集了企业层面的所有年度排放量数据。这是一个非常大成果,它不只是帮助碳市场,也帮助这些企业了解自己的碳排放情况,了解自己哪里可以进行减排,了解自己的排放未来应该怎么走,也帮助政府和单位了解这些行业,到底它的排放量是什么样的情况,了解行业在国际上的减排空间,以及它将来在国际上到底处于先进、中等还是落后的地位,以及将来进行更多的政策设计,甚至除碳市场外的其他减排政策的设计,都提供了非常大的依据。这也是中国碳市场建立以来,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成果。


碳交易市场是通过市场机制促进电力行业向更加清洁、高效和低碳的方向发展,长远来看,中国还有更多行业需要向低碳转型,所需的资金量是以百万亿计的。


第一财经:全国碳交易市场如何引导百万亿碳中和投资?


梅德文:我们还是需要一个能够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更大规模、更低成本、更长周期的资金市场。因为碳中和归根到底是需要技术创新的,需要资金,它需要算账,包括长期的账、短期的账、收益和风险都要算账,一定要知道比如说投资新能源或者投资化石能源的能源效率提升,将来的收益是多少等等。这个账怎么算?通过资本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都难以精准算账与定价,必须由碳市场,为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或者说碳中和的综合技术创新,提供一个明确的、可预期的价格信号。只有有一个稳定的预期,才能引导中国数以百万亿计的碳中和投资,它需要有明确的价格信号,来做到风险管理、价值发现。


如今,全国碳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碳价格信号的权威性不足、交易活跃度不高、碳金融创新不足、数据造假等。为应对这些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接下来全国的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描绘出路线图:“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第一财经:为什么我国碳市场是基于强度设计而不是总量?


段茂盛:碳市场的运行不是在真空中间,它是需要跟很多政策去协调的。我们经常说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我们有很多政策都会影响企业的决策。对于碳市场来说,其实影响企业的或者与碳市场有交叉的还包括很多别的政策,比如我们有去产能的政策,包括我们有电力市场的改革等等。所以,为了与这些政策进行协调,我们可能在碳市场的设计中,需要做一些妥协,(比如)我们不去限制企业的排放总量,我们是做一个强度设计,其实我们要求企业做的是提高效率,而不是我去限制你的产出。随着将来时间的推移,随着2030、2060的临近,我相信全国碳市场的制度设计也一定会做相应的调整,相应行业也可能会设定一个自己的排放上限,甚至国家的总的排放上限也可能会变成一个绝对量的。在这么一个情况下,当然碳市场的排放上限也就需要做一个相应调整。


第一财经:如何看待中国碳市场交易价格与国际碳价的差距?


赵小鹭:欧盟从2005年启动(碳市场)到现在,花了超过15年的时间,把碳价从几欧元涨了到现在将近100欧元/吨。我们现在看到中国碳市场的碳价,并不意味着每排一吨二氧化碳就要上交从开市时的40多元/吨,到现在50多元/吨,并不是这样一个意思。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碳价主要是二级市场交易的价格,它和很多因素有关系,和供需有关系,和流动性有关系。中国现在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是以免费分配为主,并没有拍卖机制的引入。虽然有的企业说自己配额不够,需要到市场上买,但是它的缺口并不来源于它需要拍卖(额度),而是来源于它的排放水平和同等的企业相比更高。所以现在在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初期,碳价比较低其实并不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因素,它可以鼓励更广泛的人们和企业更早地参与进来。同时在碳市场的初期,最主要要达成的目的其实是让大家形成“排放碳是有价的”这样一个概念,同时建立相应的机制。在这个机制形成的初期,碳价的涨或跌其实并不影响市场的有效性。但是长期来看,中国还是要“达峰”,未来还是要“中和”的,所以碳排放配额肯定是越来越稀缺的。


第一财经:如何进一步激活碳交易市场的活跃度?


梅德文:中国人民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博士团队认为,中国碳中和需要485万亿的投资,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认为中国碳中和需要283万亿人民币投资,无论哪个机构都预测在百万亿人民币以上,如此大规模的碳中和投资,绝对需要金融机构的强力参与,来给碳排放定价。你说价格是怎么发现的?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一定是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就是说有不同的风险偏好,你看多,我看空,那就和世界杯一样,你看好阿根廷,我看好沙特,你看好德国,我看好日本,其实谁也不知道(结果),这就像《阿甘正传》里一句著名的台词,“我从来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的巧克力”。所以有不同的风险偏好、不同的信息来源、不同的预期,才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市场主体。第二个方面,一定要有金融产品。欧盟碳市场从去年5万亿人民币的交易量,95%来自于金融产品,就是碳期货等等。一般而言,期货产品等金融产品的交易量是现货产品的20倍到60倍之间,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必须要有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才能让控排企业与投资者随时随地做到跨时空的价值交换。


准确可靠的数据是碳排放交易市场有效规范运行的生命线,2022年3月,生态环境部首次公开通报了四起碳排放报告数据造假案件,给所有履约企业敲响了“警钟”。


第一财经:如何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促进碳市场健康发展?


赵小鹭:在国际碳市场也都有“数据造假”的情况,有时候它并不是主动造假,而是企业在初期并不了解自己如何进行上报,有时会进行误报。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其实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也有一些先例,有罚款,有重新补报等等手段。其实我们国家现在发现数据有造假、开始关注这些问题是非常好的(完善碳市场机制)的一个角度,因为我们从2013年到现在,并没有这么多地关注到数据质量或者数据造假问题,它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时的数据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我们把数据造假的问题发现出来,意味着我们的主管单位更有能力管控好更好的数据,在面对这么多家企业同时上报数据的时候,它可以判断哪些数据是有问题的,它可以帮助企业来更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准确的排放量。所以这个是我们现在主要要攻克的问题,但它并不意味着碳市场是失败的,反而它意味着碳市场在提升中国全国碳市场或者碳排放数据质量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通过国务院立法,尽早地发布碳排放交易的管理条例。条例的发布是更高层级的法律,它对于这些违法的行为会有更强的约束力。同时,能力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其实是气候政策最早的先行者之一,其他国家可能是先建立了企业层面的碳排放交易数据管理体系,然后才建立碳市场。中国是相反的,是先通过碳市场的建设,来建设企业方面的碳排放数据管理体系,所以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其实并不是碳市场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管理体系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碳市场来推动这些数据质量的提升,它反过来的作用不只是帮助(建设)碳市场,还可以帮助企业在面临国际竞争压力的时候,比如说欧盟提出进行边境调节机制这样一个政策,对中国企业造成了碳排放压力的时候,我们的数据体系都可以对它们提供支撑。所以能力建设不仅是对内的,也是对外的。


除了已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控排企业,国内还有很多机构、企业和个人为绿色减碳付诸行动,如何将他们纳入碳交易市场中来?2022年10月,生态环境部释放出重要信号:“力争尽早启动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第一财经:如何看待我国自愿减排市场重启的必要性和潜力?


赵小鹭:我们希望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重启是一个高质量的重启:哪些技术项目可以产生真正高质量减排量,就需要把这个重点转移到这些更需要经济投入的技术。我们非常乐于看到越来越多的减排技术,比如可再生发电的技术,都变得经济可行,不再需要自愿减排市场的支持,这其实是我们希望在未来看到的。


段茂盛:通过自愿减排市场,实际上我们是为企业和个人进行减排提供了一种经济激励:你通过一些减排的努力,无论是去开发风电、光伏这种可再生能源的项目,还是你去做一些别的,比如说个人采取一些减排的努力,你都可以把它开发成一个减排项目。只要它符合自愿减排相关的要求和标准,你就可以把它开发成合格的项目,你就能够获得减排指标。你在市场上出售减排指标,就能够获得经济收益。


梅德文:国际社会正在试图建立统一的自愿减排市场。国际民航组织已经从去年开始在建立全球统一的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2021-2023年开启试点阶段;2024-2026年为第一阶段,可自愿参加;2027-2035为第二阶段,须强制参加。也就是说从2027年开始,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所有一定规模的航空公司,都要加入到全球统一的民航业的强制碳交易市场了。这个需求大约多少呢?25亿吨,从2027年到2035年。所以这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第一,倒逼中国循序渐进扩大中国强制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提高我们的价格,提高我们的流动性,提高我们的投融资功能。第二,给了我们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和自愿减排市场带来了巨大的红利,因为你只要发展新能源,就可以开发成自愿碳信用、碳资产,就可以卖给国际上的航空公司,所以对中国自愿减排市场也是一个巨大利好。


本期节目


编导 官悦


主编 芮晓煜


制片人 尹淑荣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