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区、博物馆等场所的禁烟区域吸烟”“在景区建筑上乱刻乱画”“露营时乱扔或遗弃垃圾”……大众旅游持续繁荣发展,国内出游人次不断攀升,但一些旅游不文明行为仍屡见不鲜,不仅扰乱公共秩序、有损社会风气,而且损害旅游形象、妨碍旅游业健康发展。
今年4月底至6月底,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开展了“您眼中的旅游不文明行为”投票活动,并根据线上投票情况评选出了“十大旅游不文明行为”,引发广泛关注。
身边不文明行为 引起广泛共鸣
“您眼中的旅游不文明行为”投票活动中,主办方遴选的15项百姓身边常见的旅游不文明行为引起广泛共鸣,投票活动不仅获得超136万阅读量、吸引1.7万余人参与投票,而且还收获了大量留言互动。
经过投票,排名前十位的旅游不文明行为分别是:在景区、博物馆等场所的禁烟区域吸烟;在景区建筑上乱刻乱画;露营时乱扔或遗弃垃圾;观看演出时大声交谈或呼喊同伴;在高铁、大巴车上手机外放声音过大;参观排队时插队;在高铁等人员密闭空间脱鞋;使用闪光灯拍摄禁止摄影的文物、展品等;在景区、博物馆等公共区域随意躺卧;自助用餐时争抢食物。
这些不文明行为,相信许多人都遇到过。“旅游中,我对插队行为最为敏感。”湖南大学学生李敏锐浏览了15项旅游不文明行为后说,“时间对大家都是公平的,插队者就等于抢了别人的时间,对别人时间价值的轻视,十分不礼貌。面对这种不文明行为,大家需要共同抵制,维护公共秩序。旅游场所也应该设置醒目的指示牌。”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投票中,广大游客还积极留言互动,主动指出了许多身边的旅游不文明行为,如“乘坐高铁时放任儿童哭闹、跑动而不加管教”“自驾堵车时狂按喇叭”“自驾碾压草甸植被”“乘坐高铁时阻挡车门关闭”等。
来自杭州的王女士爱好旅游,喜欢在朋友圈晒出美美的照片,但旅途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烦恼。“有的游客在打卡点前扎堆、插队拍照,并用多种设备轮番拍摄,这种过度追求‘出片’而忽视他人感受的现象,挺影响游玩体验的。希望大家可以文明、有序拍照。”她说。
积极承担责任 有序做好引导
“您眼中的旅游不文明行为”反映的是广大游客心声,也是对旅游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作为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无疑承担着管理和引导职责。如何为游客营造文明有序、和谐美好的环境?这是业界持续探索解答的问题。
景区、饭店、旅行社、导游等各方立足本职,维护有序的旅游环境。如,景区积极落实《旅游景区文明引导工作指南》,创新智慧监管;星级饭店把文明理念融入精细化管理和亲情化服务之中,强化宾客文明意识,杜绝餐饮浪费;旅行社积极落实国家标准《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规范》,以及行业标准《导游领队引导文明旅游规范》等,落实导游领队业务工作与文明督导一岗双责。
近日,位于安徽合肥的渡江战役纪念馆游客如织,但也出现了一些不文明行为,如随意触摸展品或攀爬雕塑等。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管理处事业发展部主任张秋红介绍:“我们采取预防+引导双管齐下模式,一是强化硬件管理,设置警示标识、加装护栏;二是动态巡查劝导,增派人员及时劝阻;三是创新宣教方式,结合红色故事讲解传递文明理念。”
暑期,海南农垦旅游集团莲花山项目吸引了大批亲子游客,给旅游秩序维护带来一定挑战。海南农垦旅游集团莲花山负责人郑超超介绍:“我们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推动文明旅游,首先,落实《旅游景区文明引导工作指南》、制定相关制度,夯实‘硬’基础;其次,营造文明氛围,做好文明旅游‘软’环境;最后,在时间维度上持之以恒,实现常态化运行。”
旅行社作为团队旅游、定制旅游等的组织方,是推动文明旅游的重要力量。山西红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蓉介绍:“预防层面,我们落实行前文明契约,在电子合同中嵌入《文明旅游承诺书》;落实领队首责制,明确领队职责以及违规后果。引导层面,我们采取柔性干预,由导游进行温言劝阻;为游客提供‘替代方案’,如引导游客避开拥堵点拍照等;做好正向激励,评选文明游客等。”
导游是与游客面对面交流的一线工作者,对如何推动文明旅游有更加细微的体会。“文明旅游需要供需双方共同推动。有些不文明行为是游客自身原因,有的则是供给不足、服务不到位引起的。”成都导游协会导游张小军说,“对于游客来说,要从我做起,不盲目跟风;对于旅游场所来说,要做好管理和引导,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持续统筹推进 赋能行业发展
推动文明旅游、形成文明氛围,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统筹推进。
6月12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委文明办联合主办的“以青春之名,行文明之旅”文明旅游宣传活动在福建师范大学举办。活动现场,志愿者生动呈现了文明旅游的各类场景。“我们指导各地开展‘文明旅游 美丽中国’等文明旅游活动,评选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实施多渠道立体宣传,共同营造文明旅游氛围。”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福建将设计制作一批《文明旅游 安全出行》宣传折页,督导各级文旅部门开展宣传引导和志愿服务。
今年4月,2025年浙江省文明旅游宣传活动启动,现场通过情景演绎、嘉宾达人分享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还为文明旅游宣传大使颁发相关证书。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浙江深入践行文明旅游,通过推行流量管控、错峰出行等系列举措,让绿色出行、安全出行蔚然成风;深入开展公益宣传活动,推行线下与线上同频共振,国内与国际共同发力,全面放大文明旅游声量。
各地统筹推进文明旅游工作的实践探索还有很多。如,建立健全服务引导规则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技术监控和人员巡查等。
“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旅游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战冬梅说,建议强化教育与价值观引导,将公共文明、社会公德、规则意识教育深度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法规与刚性约束,明确行为边界和处罚标准,建立跨部门、跨地域的“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优化管理与服务设计,进一步推动设施人性化、流程科学化、服务精细化;构建社会共治格局,统筹推进行业自律、公众监督以及社区、志愿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