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监测 >  正文

登上华中海拔最高大气监测站 这里的PM2.5是0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25-07-01 11:26:45

字号

守护“华中屋脊”每一寸美丽“肌肤”


原始森林的保护成果如何,最深处的答案都在土壤里。6月26日,“加快建成生态支点寻访美丽细胞”报道组随省生态环境厅神农架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文鹏程、蒋厚樵走进位于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站湖北神农架站附近的原始森林无人区,开展土壤监测采样。


通过GPS定位,他们准确找到了土壤监测国控点位,挖出约20厘米深的土坑,从坑中取出土样,并用冰袋保温,随即送入实验室开展分析。


“原始森林具有完整的垂直分层结构,包括地衣、腐木、灌木、乔木层等。”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站湖北神农架站站长贺瑞介绍,通过分析土壤中的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等指标,可明确土壤性状和变化情况,如同通过监测数据守护“华中屋脊”的每一寸美丽“肌肤”。


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站湖北神农架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灿摄)


监测数据,可动态显示神农架生态环境质量最新情况。上午10点57分,走进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站湖北神农架站,监测站内实时数据显示,此时的PM2.5和PM10均为0微克/立方米。


“我们常年测出来的PM2.5为个位数,PM10也不会超过20微克/立方米。”贺瑞介绍,这一站点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建立一个无人干扰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体系,为华中地区的污染防治起到背景数据支撑作用。


“前一天神农架刚下过雨,今天天晴,PM2.5就出现了0值。”贺瑞说,监测站所处区域无人为生产生活影响,污染源非常少,周围的原始森林植被也有净化除尘的作用,因此空气质量本身较好。如果发生连续降雨,监测站还能测出PM2.5全天都是0的情况。


运维车辆公里数就是最好的“成绩单”


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站湖北神农架站位于神农顶无人区,其中温室气体观测塔高80米,工作人员需定期上塔开展维护。


“我们主要是人工校准采样监测仪器,查看围栏有无生锈、固定件有无损坏、防雷设施是否安全等。”贺瑞一边说,一边穿上安全绳。


监测站工作人员需定期爬上80米高的温室气体观测塔开展维护。(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灿摄)


采样监测仪器位于塔尖,长期风吹日晒,容易发生监测数值偏移。因此,贺瑞和站内工作人员需每个月爬上塔顶检查维护。拿起检测设备,贺瑞和工作人员开始攀爬。原始森林静谧无声,一株高山海棠已超过2000岁,几只戴胜鸟优雅地飞来,张开漂亮的羽翼。


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站湖北神农架站位于神农顶无人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灿摄)


因海拔较高,监测站一年中有五六个月处于积雪状态。“下大雪的时候,积雪最深超过1.2米,10分钟的路程我们要走接近2小时。”贺瑞说,运维车辆也容易陷入雪地无法前行,周围空无一人,只能向民警求救。


“空气质量监测,不容有失,一旦有突发状况必须马上行动。”贺瑞记得,2024年初的冰雪天气,将监测站房楼顶的空气采样总管冻成了冰坨子。为保障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转,贺瑞和工作人员凌晨1点赶到站房,因戴着手套难以操作,只能徒手掰开冰块。等到除雪完成,已是凌晨3点,两个人全身都已冻僵。


“每到年底,别的部门的工作总结可以写完成了什么项目,取得了什么成果,而我们的总结就是365天保障华中海拔最高大气监测站100%监测数据准确。”贺瑞说,运维车辆的公里数,就是监测站的“成绩单”。(报道组成员:汪子轶、张灿、胡弦、通讯员刘卓、孙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