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与福建省政府合作建设的莆田湄洲湾(石门澳)产业园围堤和湄洲湾煤炭中转基地两个项目正式开工,这标志着国投与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圈战略合作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据莆田市发改委有关人士介绍,湄洲湾(石门澳)产业园围堤工程规划围海造地总面积约为3.29万亩,是产业园项目的前期铺垫。
此外,总投资39亿元、年储运配送煤炭能力3000万吨的湄洲湾煤炭中转基地也在当天开工建设。工程共分两期完成,其中一期工程拟投资19.687亿元,设计码头年吞吐量为1500万吨,拟建7万吨级、10万吨级泊位各一个及相应的后方陆域堆场、工艺系统及配套设施等。湄洲湾煤炭中转基地的建设,将使莆田成为福建省煤炭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门澳产业园区位于湄洲湾中部地域,根据今年八月双方签订的战略框架协议,湄洲湾石门澳规划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将建设成为一个具备原材料进口、工业加工、相关制造业所需的散杂货运输、产成品的适箱运输、支持保障功能的现代大型临港工业港区,其中包括一个LNG冷能利用产业基地。同时,正在铺设的向莆铁路(江西向塘—福建莆田)将成为我国中西部连结东南沿海港口的运输大动脉,其编组站即位于石门澳开发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