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果业 >  正文

准格尔厚积林果业发展之势,一颗山杏出墙来

来源:中国环境APP 时间:2024-12-25 17:06:38

字号

走进内蒙古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原露),记者看到智能化生产车间里,几名工人正在生产线上检查着生产情况,而车间旁的直播间内灯光通明,高原露出产的杏仁露、山杏果铺、杏仁油等产品琳琅满目,主播们正忙碌着线上销售。

高原露已有39年历史,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林果产业龙头企业之一。近年来,准格尔旗发展林果产业基地,育龙头、树品牌,紧抓经济林产业发展,做优做强山杏、沙棘、苹果、梨、枣等经济林建设,突出全产业链协同融合发展,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企业+农户”,常见树种带来发展商机

准格尔旗位于黄河“几字湾”,库布齐沙漠东南端。走在准格尔旗沙圪堵镇,山包上沟壑纵横,这种地形被当地人称为“鸡爪子山”。经过这种地理条件的“严选”,山杏树等成为当地常见的树木,而山杏也成为了当地发展生态经济的“商机”。

“当地农户基本上房前屋后都有山杏,山杏种植容易,不太需要管理。”高原露董事长刘占先说。为了保障原料“绿色、有机、无污染”,高原露建立了2000亩育苗基地、万亩杏林博览园、100万亩杏林原料基地。刘占先介绍,高原露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每年向农户收购山杏。对当地农户来说,此前从没想过房前屋后栽种的果树能为自己增加收入。“公司为我们提供了优质树苗,每年还会邀请技术人员免费教我们怎么剪枝。”当地农户王栓柱告诉记者。刘占先介绍说:“我们收购一斤山杏是5元-8元,但也会受山杏市场影响,去年收购就是10元一斤。而我们的山杏收购至少涉及一万户农户。”

在高原露的不远处,是内蒙古特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农牧业)所在处,这是又一家开发利用当地特色林业资源的典型企业。特农牧业利用海红果进行酿酒,并把它命名为准格尔红。

海红果属于海棠果的一种,目前在准格尔旗发现的年代最久的海红海棠树约有400年。“我们每年从本地群众那里收购三四百吨海红果,大概占当地海红果的70%,收购价格为2.4元1公斤,每年平均可以为农户增收5000元左右。”特农牧业总经理周兵介绍。

每年回收过来的海红果大概能酿酒100吨。近年来,特农牧业采用“企业+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对农户的海红果种植进行有机管理。“我们是全流程有机的,从原料到产品都实现了有机。”周兵介绍。

134ecb6fcb41c479699ea27714fe073.jpg

图为收购后冷冻贮存的海红果。中环报见习记者鲁昕摄

山杏和海红果给准格尔旗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海红果树、山杏树抗冻、抗旱、抗寒,根系发达,可以达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准格尔旗生态环境局局长赵胜利说。准格尔旗煤矿众多,作为最适宜当地环境、气候的树木,海红果树和山杏树是矿山修复的主要树种之一。除了矿山的生态修复外,海红果树和山杏树也成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准格尔旗段的主要树种之一。

科技研发,延长产品线打造品牌

拓展产品类型、进行品牌化发展,是这两家企业的共同做法。

准格尔红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用海红果酿酒的品牌,“我们研发了海红果酿酒技术,并且申请了专利。”周兵介绍。海红果含糖量高,酸甜可口,用来酿酒适口度高,富含白藜芦醇、黄酮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特农牧业收购回来海红果后,通过清洗、萃取出果汁、发酵的工序得到准格尔红果酒和红酒。果汁发酵后在进行蒸馏就得到了白酒。“萃取后剩下的残渣由农户回收,用来喂养等牲畜。我们的工艺不产生酒糟。”周兵说。除了准格尔红酒外,白酒、白兰地、XO等产品也已上市,酒精度从11度-52度。如今,特农牧业在全区有13家线下店。

高原露同样在产品研发上花了大力气。刘占先介绍:“准格尔旗的山杏属于北杏,是药食同源的。北杏略带苦味,为了改善口感、加强品质,我们和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进行合作,不断改良山杏品种。”可以说,高原露已经对山杏进行了“由里到外”的利用。杏肉做果脯,杏仁做杏仁露、杏仁油、干果,杏仁壳做活性炭......甚至本业杏仁露也同样“玩出花”,针对小朋友、供婚宴使用、针对老年人和高血糖人群等,开发出相应的产品一应俱全。

拥有39年历史的高原露,也不断向年轻人靠近,推出了奶茶等新品,“内蒙古的山杏加上内蒙古的牛奶,可以嚼着吃也可以冲泡”,给“奶茶脑袋”们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刘占先还向记者展示了最新出品的“杏仁咖啡”系列,“年轻人特别喜欢,卖的很好”。高原露还对准格尔旗的古山杏进行编号登记,并使用古山杏树的果实制作了“百年杏树、百颗杏仁”的“双百”杏仁露系列。

除了果实,高原露也“不放过”山杏花。“山杏在3-4月份开放,一座山的山杏花花期基本上在15天左右,我们打造了万亩杏花博览园,每年4月10日至15日举办杏花节,发展杏花旅游业。”

高原露和蒙特牧业的发展是准格尔旗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据介绍,准格尔旗近年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苹果、沙棘、山杏、梨、枣等林果产业,不断推动准格尔旗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据统计,准格尔旗现有苹果3万余亩,沙棘规模种植93万亩,山杏种植90万亩,海红果、梨、桃、李、枣等3万余亩,经济林产值达1.67亿元。在科学管理情况下,经济林寿命可以达到40-50年,林果业在种植户经济收入中占比可达20%,给果农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林果业发展产生的包装、运输、销售等岗位也为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吸引了外地相关产业前来投资。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准格尔旗不断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和监管,推动生态产业发展。探索政府主导、企业主责、全员参与、全民共享的工作机制,拓宽多元产业新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产业协同,达到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和绿色发展的目标,完成‘由绿变美再造价值’的转变。”赵胜利说。

165020ec052b5cf2d62acf41d3f2d70.jpg

蒙特牧业生产的不同产品。中环报见习记者鲁昕摄

dd7d36bd368f03a9e7e83ba7b63df98.jpg

除了杏仁露外,高原露开发了其他衍生产品。中环报见习记者鲁昕摄

原标题:小林果有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