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生态专题 >  正文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净零碳园区评价体系”发布

来源:羊城晚报 时间:2022-08-31 18:54:01

字号

自我国“双碳”目标提出以来,行业内纷纷制定相关减排方案和措施。据了解,我国工业园区众多,这些园区虽然贡献了重要的工业产值,但在低碳路径的发展上仍相对缓慢,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各类工业园区大约制造了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的31%,实现园区“碳减排”将是今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为助力园区降低碳排放,日前,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以下简称“TUV莱茵”)联合英国建筑研究院(以下简称“BRE”)发布“净零碳园区评价体系”,助力工业、商业、文旅等各类园区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为园区降低碳排放提供专业支持。


“减碳”在绿色建筑赛道上越走越快


发布会上,TUV莱茵大中华区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总经理张欣表示,德国莱茵TUV是一家技术服务提供商,专注于为人类、环境和科技互动过程中出现的挑战而开发安全持续的解决方案,成立至今已有150年,制定发布了许多行业标准,在开拓中国市场的近35年里也尝试过很多方面的努力,尤其是近期社会各界如火如荼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背景下,希望通过“净零碳园区评价体系”为其作出贡献。


BRE英国建筑研究院中国区总经理赵戈平表示:“‘碳’这个专题在传统的绿色建筑领域上仅是与建筑能耗、建筑节能强相关的板块,但在目前的政策驱使下,在中国脱碳转型的过程中,‘减碳’在绿色建筑赛道上越走越快。”


据介绍,截至2022年,我国各类产业园区已达1.7万余个,市场规模达6000亿元,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用能结构、推行绿色制造和低碳产品、推进数字化转型等成为园区落实精准减排、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路径。



实现产业园区“碳减排”是今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此次TUV莱茵与BRE联合发布的“净零碳园区评价体系”基于BRE制定的净零碳标准、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以及TUV莱茵China-mark(中国标识)认证体系,评价范围涵盖了净零碳园区和低碳园区,以文件审核、现场审核、数据抽样核查为评价手段,技术要点涉及园区整体产业规划、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园区碳排放体系建立等。


该评价体系从低碳经济、资源与能源、环境与生态、灾害及韧性、交通及基础设施、低碳宣传及管理等多个评估模块,对园区进行系统性的评估,旨在通过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实现系统价值最大化的解决方案,协同行动减少碳排放,从而改善经济、环境、社会和能源系统。


强调建立起园区净零碳路径与金融相衔接的桥梁


据了解,与TUV莱茵携手发布“净零碳园区评价体系”的BRE是知名环境建筑研究机构,成立于1921年,其于1990年颁布的BREEAM是全球首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目前已遍布全球90个国家。


BRE英国建筑研究院中国区技术指导杜杨燕表示:“‘净零碳园区评价体系’的标准区别于其他标准最显著的一点是,不仅考虑到整个园区能源节能低碳的要求,还会更偏重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金融投资与园区净零碳之间的关系,整个标准体系更多偏向于建立起园区净零碳路径与金融相衔接的桥梁。”


杜杨燕表示,目前很多标准可能更关注的是末端的节能,其实通过能源顶层规划、基础设施建立能够节省前端能源成本,实现大量减排,这么一来,一个具有绿色低碳区域能源的园区对入驻企业、投资方都会有很大的吸引力。


赵戈平说:“BRE成立所在地英国的金融业发达,我们发现目前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各个国家都在思考如何利用金融手段为各行各业的脱碳转型作引导性的支持。BRE有关这类的研究成果,使得我们能够在中国推进打造绿色金融生态圈的过程中产生许多优秀案例。”


据悉,近年来,TUV莱茵与BRE紧密合作,从2021年进博会期间推出“净零碳建筑评价体系”,到今年7月首批“净零碳建筑评价先锋项目”圆满收官以及“净零碳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发布,再到“净零碳园区评价体系”发布,双方各自发挥在建筑领域的技术优势,为推动实现中国“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