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旅游业仍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将绿色发展理念融进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旅游产业的各个要素当中,是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重要思想的一大举措。随着《“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出台,大众旅游进入到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规划》的出台,将为寒冬下的旅游产业带来一团熊熊热火。
新时期下,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会承担更重要的历史使命,其中,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市场释放新动能的内在需求,是一条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与双赢的优质发展之路。
冰雪旅游成新亮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马天平表示,冰雪文化旅游、冰雪休闲、冰雪娱乐作为一种寒地冰雪经济,是一种特色的新型的生态旅游、时尚休闲方式,全社会很多人都有兴趣试一试,体验正在铺开中。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开幕,我国冰雪旅游热度也在不断提升。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春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91.98亿元,其中,冰雪旅游已成为春节假日旅游的新亮点。据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冰雪类型景区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68%。据公开资料显示,冬奥小城崇礼的七大雪场接待滑雪游客首次突破百万人次,整个“十三五”期间,崇礼累计接待滑雪游客465万人次。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2)》预测,2021-2022冰雪季我国冰雪休旅游人数将达到3.05亿人次。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的卓扎滩原生态景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冰雪项目的乐趣。景区所在的卓扎滩村曾是贫困村,近几年,村党支部组织带领村民发展生态旅游及冰雪运动,助力乡村振兴。
然而,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宜发展冰雪运动。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李海表示,乡村冰雪经济还是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资源优势要力争匹配优质的冰雪运营资源,只有资源和运营实现优势配比,才能拓宽乡村冰雪经济的路子。可想而知,冰雪作为一种生态产品,对于拥有丰厚冰雪自然资源的地方,发展冰雪经济无疑具有天然的生态优势。
推动“旅游+”新业态发展
此外,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制定,碳排放的交易正在实现碳源主体向碳汇主体的转移支付。森林作为碳汇主体,正在形成更加多元化的生态价值,因而森林旅游的前景也更加可期。值得一提的是,森林旅游在注入了新的开发理念后,正从传统观光旅游走向内涵更丰富的旅游形式。
据了解,目前我国多地正在积极探索“森林旅游+”发展新业态,打通致富路。江西创新发展森林旅游,现已形成了以观光旅游为主体,休闲康养、运动探险等创新融合发展旅游体系。2019年和2020年实现全省旅游收入1074.3亿元、1016.9亿元。浙江台州更是依托绿水青山,不断推进市内景区提质、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交通组织优化、村庄立面改造等工作,大力发展美丽经济。
2021年11月20日拍摄的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神仙居景区如意桥。(无人机照片)CICPHOTO/王华斌 摄
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为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提供了新路径,生态旅游带来的红利正在不断呈现。资料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森林旅游游客总量达到75亿人次,创造社会综合产值6.8万亿元;2019年,我国森林旅游达到18亿人次。国家林草局在《关于促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25年,林业旅游、康养与休闲产业目标接待规模将达50亿人次。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习近平总书记眼中,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和最大品牌。打好生态旅游牌,一方面要夯牢“生态优先”发展理念,以绿色为本底,精心呵护绿水青山,另一方面,要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这样才能让老百姓充分享受绿色发展带来的丰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