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森林 >  正文

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守护神”:做好人、林、兽的“桥”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2-02-09 14:59:49

字号

新春佳节,万家灯火庆团圆之时,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公安局仙米森林公安派出所的民警们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除夕当天,匆匆在派出所门口贴好了春联后,他们就照常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

  1月底的一场降雪,让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林区盖上了一层雪白的绒衣。雪后的群山被白雪覆盖,云雾缭绕,云杉、白雪和蓝天相映成趣,美不胜收。但对于森林公安来说,美丽雪景背后却“暗流涌动”。每年冬季,是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和人兽冲突的“高发季”。

  图为雪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 马铭言 摄

  青海仙米林区地处祁连山国家公园门源片区,占门源片区总面积的83.88%,是中国国家天然林项目重点保护区,也是青海最大的天然林区。林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有雪豹、马麝、马鹿、棕熊、猎隼、黑颈鹤等193种野生动物,覆盖100余科1000余种各类植物,有金、铜、铁、煤、石灰石等近十种矿产资源,具有非常突出的生态价值和战略地位。

  仙米森林公安派出所共有5名民警,他们承担着门源县一镇两乡19个行政村的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林区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工作,辖区总面积20万公顷,人均管护面积达333.37平方公里。

  “在这里,人们出门就是国家公园,上山就会碰到野生动物,野生动物从山上下来就是村落,这个闭环中必然会存在很多矛盾,我们的职责就是做好这个闭环的一座桥梁,守护好森林里的一切资源。”仙米森林公安派出所副所长所长马有军说。

  马有军在这个大山深处的派出所工作了十余年,生活大部分的时间都留给了这片林区,和林区内的野生动物。“巡山巡护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个重点,每个季度都会安排一次为期一周左右的综合巡护执法行动,查看林区内的风倒木和死亡的野生动物,一旦发现就要及时处理,避免疫病疫源在林区内扩散,同时也防止有人盗取这些资源。”马有军告诉记者,在巡护时遇到受伤的野生动物,也需要及时救助。2021年3月,“千里独行侠”雪豹“凌蛰”经由该派出所进行救助,为中国首例雪豹救助放归与科研监测相结合的案例。

  图为雪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 马铭言 摄

  “冬季是野生动物的交配期,雄性动物为争夺交配权会打斗,前段时间我们在巡护时发现两只打斗的马鹿,一只被打到了网围栏上被铁丝绞死了,还有一只也被困在网围栏上,我们帮它解开了铁丝,它好像知道我们在救它,一动不动的,很乖。”民警马生贵说,“获救后,这只马鹿跑到了离我们大概30米的地方,看着我们把它同伴的尸体抬走后才离开。”

  今年30岁的马生贵对于森林公安这份职业充满热爱和敬畏,“如果不是热爱,你会觉得这份工作很枯燥,睁眼是树,闭眼是树。但时间长了,我们都发现我们和这片林区融在一起了,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用心去守护。”

  冬季降雪后,一些在高寒地区的野生动物为觅食会闯入人类生活区,伤害牧民家畜或与家畜争食草场。每年这个时候,民警们需要加大巡逻力度,发现有野生动物靠近人类生活区时,就要及时进行驱赶。“及时驱赶走野生动物,是对它们的保护,也是对牧民的保护。前段时间我接到两名游客的报警电话,称一只棕熊在公路上挡住了去路,我们开着车鸣着警笛赶去,驱赶走了棕熊,这样的情况我们每年都要处理不少。”民警马俊说。

  图为仙米森林公安派出所的民警们与管护员们一同巡护。 李江宁摄

  每天忙于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林区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工作,仙米森林公安派出所的民警们都练就了一双“铁脚”。“我们去过一个盗伐林木的现场,早上7点出发,走到现场是中午1点,看完现场后再徒步回来,整整走了14个小时,脚都没有知觉了。”马有军说。

  “对林区的守护,我们主要做的是管护和森林资源管护工作,有了森林公安这样的执法部门,我们联合起来,才能更好的管护好林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门源县仙米林场祁汉开、桥滩公益林管护站负责人韩海鹏说。

  穿过一片又一片树林,走过一丛又一丛草地,他们每天在责任区巡护,随时制止一切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在他们的精心管护下,祁连山国家公园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类、数量不断增多,林木蓄积量、林地面积不断增加,天然林资源保护生态修复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民众保护生态的意识也进一步加强,林区盗伐、盗猎现象灭绝。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