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智库观点 >  正文

【生态文明专家谈】守护生物多样性之美

来源:光明网 时间:2021-10-13 15:39:20

字号

编者按:云南,“动物王国”“植物王国”,这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方之一。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生态文明专家谈》栏目采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委员会专家陈建伟,一起走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大门。

【生态文明专家谈】守护生物多样性之美

  浪漫旅行的亚洲象、憨态可掬的熊猫、宛若云霞的朱鹮......它们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也是人类至亲的朋友。生物多样性关系着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推行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在最近发布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中,中国答卷十分亮眼: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40年间从1114只增加到1864只;朱鹮由发现之初的7只增长至目前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5000只;亚洲象野外种群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180头增加到目前的300头左右;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从40年前的仅存两群不足10只增长到五群35只。

【生态文明专家谈】守护生物多样性之美

  成果不仅体现在种群数量的提升。陈建伟表示,在上一次《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中提出的“爱知目标”中,中国是完成的最好的。

  “爱知目标”分为5个战略目标和20个行动目标,为2011年至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了目标,也为各个缔约方制定和更新本国的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提供了指导,同时促进了国际社会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合作和交流。

  今年10月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在20个“爱知目标”当中,中国有3个目标进展超越了“爱知目标”预期,13个目标取得了关键性进展,4个目标取得阶段性成绩。“爱知目标”执行的总体情况好于全球平均水平。

【生态文明专家谈】守护生物多样性之美

  “以自然保护地为例,我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个,占到了陆域国土面积的18%,实现了‘爱知目标’中所确定的17%的要求。”陈建伟认为,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可以归结为三点:第一是包括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在内的一批重点生态的实施,像退耕还林(草/湿)、防沙治沙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比较突出的成果是大熊猫,40年间,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增加了750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第三是国家公园建设。国家公园比自然保护区档次更高,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在全球具有典型意义,是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精华的部分。

  如今,《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已经在云南昆明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将为生物多样性关键10年规划蓝图。

【生态文明专家谈】守护生物多样性之美

  “人类与大自然,与野生动物都是生命共同体,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够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意识到,生物是没有国界的,生物多样性锐减问题和全球的环境保护问题,不是某一个国家能够解决的,需要各国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生态环境问题的扭转。”陈建伟表示。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