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  正文

小苔藓做出大产业 浙江丽水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时间:2021-08-18 12:03:13

字号

挂在墙上的“永生苔藓画


“你看,这是我从景宁带回来的生态瓶——苔藓微景观,摆放在桌面上,就是一道养眼的风景。”上海宋女士向同事介绍。


清代诗人袁枚笔下“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苔藓,摇身一变成为带着田园风的微景观瓶走进千家万户,苔藓产业也日益成为当地主导产业,见证了景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转换成效。


专业繁育,不做搬运工而做保护者


古诗中的“苔”统称苔藓植物。据专家介绍,苔藓植物是小型多细胞的绿色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线或半阴环境,温度最好保持在25℃以上,才会生长良好。目前,在全世界约有2.3万种,中国约有2800多种。


毛垟乡是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一个偏远山区乡镇,2014年乡里推出“环保存折”积分兑奖机制,引导群众参与“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等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毛垟乡的库头村还用村规民约来约束滥伐、滥垦、滥采、滥挖等行为,在1.7万亩林地中,封山育林比例占比近77%,非常有利于苔藓植物的种植,不少野生苔藓也遍布于此。


丽水润生苔藓科技有限公司看中了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淳朴的民风,在2019年与毛垟乡开展合作,利用当地丰富的高山湿地资源,大力发展苔藓种植特色产业。


如今,苔藓植物重要的生态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森林面积的逐渐减少,再加上野外苔藓作为景观绿植被不断挖掘,其多样性也受到严重威胁。


“我们不做大自然的搬运工,要做苔藓的保护者。”公司创始人温从发说。“自户外苔藓基地种植大批量普通苔藓成功后,我们一期投资260万元,在全乡4个村扩种苔藓200亩,建设苔藓文化园和苔藓工厂化栽培基地,实现周年性、全天候、反季节的企业化规模生产。”


据悉,丽水润生苔藓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做苔藓专业化繁育的企业,在国内推动苔藓市场化应用做了很多探索。中国植物学会苔藓专业委员会主任、科普教育专家张力介绍,“目前苔藓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单凭从野外野蛮挖掘,既破坏生态,也难以持久,因此苔藓种植可称得上是朝阳产业。”


小苔藓种植助力农民增收


在毛垟乡的苔藓基地内,村民们正忙着给苔藓浇水、除草。毛垟乡村民吴乾仁告诉记者,现在在家没事做,过来打理苔藓,也能有点收入。“事情简单也不多,蛮轻松的,一个月大概也有两千多。”


在毛垟苔藓文化园内,很多妇女正忙着制做“永生苔藓画”,这是把苔藓经过脱水、烘干、环保着色等多重工艺,在保留原植物特点的同时,将其加工成自然存活的状态。“我们中老年人能在园内做手工,不仅增添了生活的乐趣,还能增加收入。”正在进行来料加工的村民周秋萍开心地说。


记者了解到,毛垟乡合力建设以智慧苔藓小镇为支撑的未来乡村。目前,占地面积30亩的苔藓智慧工厂正在建设中,工厂集催芽、生长、炼苗等功能于一体,使用恒温恒湿智控苔藓仿生栽培,并对稀有名贵苔藓品种进行全天候、全季节、不间断智能化培育。除景观苔藓外,工厂还研发培育食用、药用苔藓,推进苔藓植物多样性发展。


“我们已先后与传化集团、万事利集团、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等落地合作,引入资金550余万元,引进苔藓专业技术人才14名。”毛垟乡党委书记雷晓华介绍道,“目前,全乡建立起以苔藓种植、苔藓文创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苔藓产业成为当地主导产业,带动100多户农户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同时,村民还可通过苔藓种植、出租土地、帮工务工等途径增加收入。”


2020年,毛垟乡的苔藓景观工程销售额达730万元,苔藓文创展品销售额达380余万元,两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实现翻番,全乡经营性总收入同比增长97.9%。


在生态环境系统等部门的支持下,毛垟乡立足自身良好的生态条件,投资500万元,打造了一条长约30公里、连接4个行政村的自然生物科普长廊。长廊中展有丰富的苔藓、名贵树种、名贵药材等植物资源以及野生石蛙、娃娃鱼等动物资源。


同时,毛垟乡还建立了以苔藓为主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展馆,展馆内有着600多种当地苔藓品种标本。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引导更多人认识苔藓、保护苔藓,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更重要的是在宣传苔藓保护的同时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雷晓华介绍,“今年还将深入开发苔藓的特色产品和食用药用的价值,继续承接苔藓绿化工程、打造苔藓民宿,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