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侵蚀杭州湾湿地 鸟类天堂飞鸟几无踪
当地环保局称,污水主要是腌制榨菜废水,直接排放属过渡措施
杭州湾湿地本是鸟类天堂,但在慈溪周巷西三码头,鱼虾绝迹,鸟类无踪,这是为什么呢?
前天记者来到西三码头,老远就闻到一股臭味。这里的渔民说,臭味来自码头附近的废水。受废水影响,这里水草枯死,鱼虾绝迹,渔民一年的辛苦到头来全泡了汤。
隐蔽的阀门
打开放废水
慈溪周巷西三码头的余慈交界处,公路边的低洼处废水积成水坑,强烈的臭味熏得人直打恶心。水坑附近草木枯死,土壤也变成黑色。
据当地人说,水塘里全是高盐度的腌制废水。一名姓施的渔民说,污水坑的不远处就是建塘江。而建塘江有慈溪西部唯一的排浪口,每当建塘江闸开闸放水的时候,污水坑里的“阀门”也会偷偷打开,通过江水流入大海。
在他的指点下,记者看到了所谓的“阀门”,一个沙包拴着一根绳子,一拽“门”就开了,放下就“锁”了,非常隐蔽,而这样的阀门有4个。
鱼虾几乎绝迹
而在小曹娥镇海涂,还有一个隐秘的污水排放管。在当地渔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排放管附近。这个排放管很隐秘,藏在石堆底下,只能看见一条白色小河显露在滩涂上,大捧的白色泡沫流向大海。
渔民老施告诉记者,没有排污口的时候,海涂环境不错,退潮时爬满了螃蟹,空中飞满了鸟。但现在,水草枯死,鱼虾几乎绝迹,鸟儿也飞走,只留下一帮子走不了的渔民还在这里咬牙坚持。
滩涂养殖户血本无归
在西三码头附近,靠海吃饭的渔民有几十户。
老施说,他和朋友8人承包了5、6千亩的海涂地进行养殖。仅他一个人去年就投入了近30万。
“我不是不想撤,而是走不了,我之前看中了这边的环境,投了130多万建饭店,现在已经没生意了。”老施说,“我们也向环保部门反映过,环保局是来过了,也做出了答复,但之后就没有反应了。”
老施说,在上访过后,渔民开始收到补贴,但连他们也搞不清这个补贴是哪个部门发放的。去年一年,所有渔民收到的补贴总额一共8万,算下来每亩只有17块,而渔民的投入是每亩400元到500元。血本无归,这让他们怎么走?
环保局:排放的主要是腌榨菜的废水
据了解,慈溪周巷西三码头处于余姚和慈溪交界处,两处污水分别属于余姚和慈溪。慈溪市环保局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慈溪境内排放的主要是榨菜的腌制废水。
去年,由于渔民上访,环保局也来实地勘察过。但是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来看,对这些高浓度的腌制废水无法进行达标处理,而且慈溪境内也没有针对性的处理设施,环保局不得不同意周巷镇政府暂时性地把腌制废水排放到这里处理,但其他工业废水则是禁止排放的。
记者也看到对投诉信件的回复内容,其中写道:“经调查,周巷镇榨菜废水倾倒入海是周巷镇为解决辖区内蔬菜腌制企业废水排放而采取的过渡措施。”
周巷镇内的腌制废水被收集起来,统一排放到人迹稀少的西三码头边几个租来的鱼塘里,先沉淀一段时间,再流入大海。
这名工作人员强调说,这是暂时性的措施,是一个过渡阶段,今年他们已经计划建造针对性的废水处理设施了。
昨天下午,记者也收到了余姚环保局的答复。他们称,经过调查后发现,小曹娥镇海涂排放的废水主要是榨菜腌制废水和工业废水。
对于腌制废水,他们一方面将扩大提高污水管网收集率,另一方面将确定一家企业污水整治试点,之后逐步推广。
关于工业废水,去年他们就联合过小曹娥镇政府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过环保整治。而经过多方联合验收,达到了整治要求。监测部门监测,排放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但是不排除个别有生产性废水产生的企业通过夜间或者节假日在偷排漏排。
接下来他们的工作重点将会集中在进一步整治企业废水排放上,尽可能地做到达标排放,也将加强对偷排漏排企业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