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  正文

粮食产量连续6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 我们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1-07-11 01:11:06

字号

liangshi.jpg

  “麦收三件宝,头多、穗大、籽粒饱,今年俺们全占齐了,平均亩产超过1000斤,又是一个大丰收!”收上来的30多万斤麦子销出大半,山东省夏津县雷集镇小石庄村种粮大户郑振杰喜上眉梢。


  今年夏粮再获丰收,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从中原粮仓到皖北平原,从齐鲁大地到洞庭湖畔,广大农民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截至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七连丰”,连续6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广大农民在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支撑。


  从靠天吃饭到高产稳产,农业生产迈向现代化


  从“面朝黄土”到农机满地跑,从“望天收”到旱涝保收,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推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大国粮仓根基牢固。


  ——藏粮于地,高产稳产有底气。


  在河南省浚县30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土地连片,渠路相通,农田信息监测系统随时监测农田墒情变化。


  “过去‘望天收’,如今有了高标准农田,旱能浇、涝能排,还有高科技带动,高产稳产十拿九稳。”傅庄村种粮大户付太华流转的500亩地位于示范区核心区域,他对粮食丰产底气十足。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一项项着眼于稳住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的政策举措接连出台,确保藏粮于地。


  “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幅提升了土地综合生产能力,项目区普遍实现了‘一季千斤、两季吨粮’。”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研究员王秀东介绍。目前全国已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到2022年将增加到10亿亩,能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


  ——藏粮于技,农民挑起“金扁担”。


  粮食生产出路在科技。“真是今非昔比!我种了340亩麦子,过去人工收麦,一把镰刀两条腿,雇20个人还得收半个月,花费6万多元。今年请了6台机子,没两天就收完了,还省了4万多元。”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肖湾村“老把式”罗明军不禁感慨。


  “农机化推动生产效率变革,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力畜力为主到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副司长王甲云介绍,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到71%。


  以农机化为代表,我国增加科技投入,强化科技推广,加大科技培训,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藏粮于技加速成为现实。


  ——中国粮用“中国种”,种业“芯片”越擦越亮。


  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命脉。我国建立了超级稻、矮败小麦、杂交玉米等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目前水稻、小麦、大豆全部为自主品种,玉米自主品种占90%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


  良田、良法、良种有机结合,生产方式现代化为粮食生产注入源源动力。我国粮食产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264亿斤,增长到2020年的13390亿斤,平均亩产也由1949年的68.6公斤,提高到2020年的382公斤,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474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保质量、保长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供给体系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田间地头高质量发展成色越来越足。


  ——产业结构向优。


  “强筋麦做面包,中筋麦做馒头,弱筋麦做饼干,如今种麦要抬头看市场,根据需求下订单。”山东省沂南县信和沂雪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秀玲,带动近3000家农户种植优质专用小麦,每斤收购价比普通小麦高0.1元。


  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正在喷撒有机肥的大豆田,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嘉兴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盖永峰欣喜万分,“目前来看,亩产最少能达到400斤。”合作社实行玉米大豆轮作,大豆种植面积从2012年的2000亩增加到今年的1.1万亩,亩产有望增加100斤以上。


  调品种、优结构,与需求变化同频共振,田野里做起加减法。今年,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比37.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思路,近年来,我国稳定东北优势区玉米生产,增加大豆种植面积5000多万亩,粮棉油糖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发展方式向绿。


  稻鸭共生、生态种养,既减少了虫害,节省了农药化肥成本,又提高了水稻品质,还多了份养鸭收入。“这些年,我看得越来越明白,种粮还得拼绿色、比质量!”湖南省益阳市兴农粮食产销合作社负责人刘进良说,以前种粮拼面积、比产量,费力还不怎么挣钱,近年来他转型发展,5个稻米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价格比普通稻米高40%以上。


  肥药减下来,质量提上去,绿色发展成为田间生产主旋律。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魏启文介绍,各地持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全程绿色防控等绿色生态技术,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6年保持在97%以上,累计创建认定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5.5万个,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大幅提升。


  ——产业形态向新。


  走进黑龙江省巴彦县西集镇名溪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的玉米加工车间,工人们正紧张作业。“我们的有机甜糯玉米在网上卖得可火了!去年合作社生产了4500万棒,90%都通过网上销售。”合作社理事长王德锋自豪地介绍,打造玉米产加销一条龙产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了3万亩甜糯玉米,车间日常用工120人。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年营业收入超过23.2万亿元,2020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超过6000亿元。


  保质量、保长远,我国粮食生产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愈加明显,从“旧动能”向“新动能”的转换日益加速,从“积累量”向“提升质”的跨越渐入佳境,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日益提高。


  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农民腰包越来越鼓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随着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民从单打独斗到抱团致富,粮食从单一生产到产加销一体化,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农业越来越有奔头,农民腰包越来越鼓。


  ——延长产业链,多渠道鼓起农民腰包。


  “春种水稻千斤粮,秋栽蘑菇万元钱”,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射埠镇科协主席邓述东带着农民种植富硒稻、再生稻,秋收后利用秸秆栽蘑菇,形成了集水稻和蘑菇种植、加工、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全市1500多户农民搭上了这趟“致富快车”。“去年我家种了70亩水稻,秋收后栽蘑菇加工成蘑菇干片销售,收入18万元,我家脱了贫,儿子也脱了单!”射埠镇百水村村民贺光荣高兴地说。


  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产业链延长一段,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一截,农民多一份收入。农产品加工业吸纳全国3000多万人就业,辐射带动1亿多农户增收。


  ——提升价值链,让好粮卖上好价钱。


  “过去1斤小米卖五六块钱,现在卖到20块,黄谷子成了‘金谷子’!”山西省阳曲县北社村农民张立新尝到了品牌化带来的甜头。通过施生物菌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人工拔草不打农药,“阳曲小米”获地理标志产品,被授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建设带来实效,阳曲县农民年人均增收近千元,不少农民靠种小米开上了小汽车。


  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大批区域公共品牌叫响市场。目前,我国乡村特色产业品牌达10万余个,品牌强农、富农之路越走越宽。


  ——完善利益链,让农民增收更稳定。


  走在贵州省岑巩县龙江河畔,杂交水稻制种田里一片青葱。“跟着龙头走,挣钱不用愁。公司技术员全程跟踪指导,每亩2000块钱保底收购,还给买了产业保险,去年我种了142亩,纯收入4万多元,今年我又扩种了80亩!”龙田镇总院村村民朱立兴奋地说。在“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制种大户”模式带动下,今年岑巩县发展杂交水稻制种3.22万亩,带动8000余户农民稳定增收。


  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约9万家,农民合作社超过240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90万个。一家家新型经营主体形成粮食产业“新雁阵”,通过契约式、分红式、股权式等紧密的利益联结模式,带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其中,龙头企业带动1.25亿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


  猗猗嘉禾,今盈我仓。粮丰农稳,盛世和安。站上全面小康新起点,阔步走在农业现代化的大道上,我们完全有能力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赢得更大的主动。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热门话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