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独-乌”大气区域网格化监测系统于2018年12月建立
●其中,在独山子区域安装了13台六参数微型站、5台TVOC微型站
●环境管理人员可借助系统及时发现并防范大气污染事件发生
截至目前,独山子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监测点位运转顺利。
据悉,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为加强“奎-独-乌”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于2018年12月,在“奎-独-乌”区域建立了覆盖全区域的高密度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和大气污染防治综合解决平台,布设监测点位60套(45套六参数,15套TVOC)。其中,在独山子区域安装了13台六参数(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微型站、5台TVOC微型站。
结合“奎-独-乌”区域的基本空气污染特征及污染成因,在点位布设时采用的原则是对建成区以网格化的布点方式为基础,在重点源区域进行网格加密,并对奎屯-独山子传输通道、奎屯-乌苏以及独山子工业区-国控站传输通道进行监测点位布设。
据介绍,“奎-独-乌”区域网格化监测系统可起到消息树的作用,借助系统,环境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并防范大气污染事件发生。同时,通过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互联共享,可提升奎屯、独山子、乌苏地区环境监测溯源、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实现对污染物的实时监控、精准排查、精细化管理,切实改善区域空气质量。
根据今年上半年“奎-独-乌”区域网格化监测数据显示,独山子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10的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PM10、PM2.5呈现逐月下降趋势,臭氧浓度值波动较大,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较小。
此外,今年上半年“奎-独-乌”区域TVOC浓度均值为0.026μg/m3,独山子区TVOC浓度均值为0.028μg/m3,浓度基本处于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