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新闻 >  正文

【生态文明关键词】之尊重自然、顺气自然、保护自然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时间:2019-08-19 09:09:18

字号

    “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①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最基本、最重要的理念,三者是有机联系

    的整体,其中尊重自然是基础、顺应自然是核心、保护自然是责任。

    尊重自然必须尊重自然的价值(见4.11生态价值条)。

    尊重自然必须尊重自然的权利。人类不但要认识自然存在与发展的价值,而且要尊重

    自然存在与发展的权利,树立与自然为友的生态道德良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自

    然,使人对自然再也不是主宰或征服的关系,而是平等的伙伴关系。

    尊重自然必须树立和谐协调的理念。和谐协调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一个和谐协调

    的系统必然是结构合理、联系密切、运行有序、功能强大的系统,更能充满生机,走向繁

    荣。自然生态系统、人体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都是如此。

    和谐共生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演进中,竞争绝

    不是自然界的唯一规律,一种生物可以创建一个不曾被占据过的自己的特殊位置—并且

    无须牺牲另一种生物的生存,只有在一个缺乏创造性的世界里,禁锢在严格的生存模式里,需求的匮乏和冲突才成为不可避免的命运。因为绿色生命富有强大的创造力,所以自

    然界里,还有一种普遍规律,那就是和谐共生。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生态位分离、生态

    系统普遍联系、相互适应、协同进化以及生物间的趋异、宽容等现象,都是这种规律的

    和谐协调是人类健康的基础。人的健康是建立在生理和谐协调、心理和谐协调以及生

    表现。

    理与心理的和谐协调的基础之上。我国古代医学就有怒伤肝、惊伤心、哀伤胃、悲伤肺之

    说。人的情绪失调必然伤了生理,致使生理失调、导致疾病。现代医学研究中,许多癌症

    与情绪严重失调有密切相关,也是这个道理。

    和谐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

    质属性”。“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是包播

    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

    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

    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马克思)。

    和谐的重要内涵是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和谐协调的核心是融会贯通。融会就是包容、消化与吸收,贯通包含着联系与互补。

    它们包含着差异和冲突,而差异和冲突又蕴含着多样性。要承认差异、化解冲突、坚持宽

    容、实现包容,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人与社会的社会和谐、人与自身的心态和

    谐。生态文明是一种包容性的文明,“包容大度,和谐共生,应当是人类明智的选择(约

    翰·巴勒斯,2012)”,和工业文明人类中心主义的排他性、掠夺性与残暴性,是一个标志

    性的区别。

    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同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密切联系的,所以只有全面树立和谐

    的理念,才能切实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的根本要求是切实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只有顺应自然才能真正尊重自然,才

    能真正保护自然。

    顺应自然必须树立自然法则的理念。

    自然法则是人类行动的指南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法则,遵循自然法则是顺应

    自然的本质要求。自然法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整体—普遍联系法则: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依存、有着错综复杂联系

    的整体,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物物相关”“对立统一”是自然界运行的重要

    规律。

    (2)循环转化—皆有去向法则:“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

    着”(恩格斯)。

    循环转化的法则使自然生态系统的一切事物都必然有其去向,自然界是没有垃圾,没

    有多余物的,一切事物都在充分(循环)利用之中,一切“资源”都是优化配置,最讲“经济

    效益”,切实达到生态效应与经济效应的相统一和最优化,所以生态学实际上就是研究自

    然的经济学。这是我们必须掌握并运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法则。

    社会实践中的循环经济,就是根据上述思想和原理,把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转化的法则

    运用到经济发展这个子系统中的典型。(3)生态平衡:阀值为度法则(见4.20生态底线条)。

    (4)法则面前,善恶有报:人类怎样对待自然,自然就怎样对待人类,这是一条铁的

    法则。

    事实再三证明,凡是违背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法则的,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惩罚。工业文

    明反法则而行之,暴露出人类对自然界的暴力性和人性恶,自然界已经向人类亮出了黄牌

    或红牌,如果再往前一步,就是万丈深渊。德国哲学家阿尔伯特·史怀泽说:“人类已经

    失去了预见和自制的能力,它将随着毁灭地球而完结。”

    生态文明尊法则而行之,充分显示人类的协调性和人性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

    社会之间的关系和谐协调,双向互补、友善相待、合作共赢,人类将与自然界共同走向美

    好的明天。

    法则面前,善恶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顺应自然必须走出“人类征服自然”的误区。

    人类在工业文明中“长期流行于世界的口号——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仍然越唱

    越响”(寂静的春天),突显了人类的暴力性和人性恶,是造成人与自然对立、对抗的重要

    原因,所以自然界以其固有的方式报复了人类。如果人类还是在“征服自然”的误区中不能

    自拔,那么人类必定会遭受灭顶之灾。下面从实证分析和价值判断两个方面对“人类征服

    自然”的认识加以剖析。

    克服误判:要把人类遵循自然规律行事所取得的成果误判为人类征服自然。恩格斯认

    为,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之所以比其他动物强大,只是在于人类能够“能动认识和正确运

    用自然规律”。人们常常把大禹治水作为征服自然的典范,其实不然,大禹治水是遵循水

    流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所取得的成果。在大禹之前,人们在治水中都是贯穿着“堵”的理

    念,这就违背了水流的自然规律,而大禹的过人智慧在于他改“堵”的理念为“疏”的理念,

    以疏为主,疏堵结合,堵是为了更好地疏,这就遵循了水流的自然规律,把水患变成水

    利,恩泽大地,造福百姓,是顺应自然的典范。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创造的世界奇

    迹—都江堰,至今令人叹为观止,其实也是这个道理。人类还有许多顺应自然,按自然

    规律办事的杰作,都得到自然的恩泽。可见,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就能获

    得自然的回报,这就是正效果和正价值。

    前车之鉴:人类违背自然规律,一味要征服自然(其实是破坏自然、蹂躏自然),取得

    眼前的成果,就沾沾自喜,以为是征服了自然,但实际上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和对

    抗,自然总有一天会以某种固有的方式报复惩罚人类,所以从最终看,它是极大的负效

    果、负价值。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

    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

    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

    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在恩格斯后的近一百多年里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20世纪30年代

    美国的“黑龙事件”、50年代苏联的“白龙事件”,当今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连续发生的

    “八大公害”“十大环境灾难”,当今的气候变化等,都向人类亮了黄牌或红牌,这样的例

    于不胜枚举。所以,“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马克思)“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①

    保护自然是人类的责任。人类必须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切实担负起这个

    责任,使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荣、持续发展。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对于保护自然做了大

    量有效的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了贡献。尽管世界还有人对于

    保护自然倒行逆施,但必定是顺其者昌逆其者亡。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