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用掉的塑料袋多达5万亿个,如果一个个排开,可以覆盖两个法国。
自2000年以来,全球塑料制品的消耗量已相当于2000年之前所有年份消耗量的总和,其中三分之一的塑料最后都倾倒在自然环境中。
塑料垃圾源源不断地进入自然环境,不仅污染了海洋和水道、杀死了海洋生物,又在回过头来进入人体。
全球每人每周“吃下”一张信用卡
饮用水是塑料进入人体的主要载体。由于塑料污染,如今的瓶装水、自来水、地表和地下水中普遍都含有微塑料。
调查发现,全球人均通过饮用水摄入1796个塑料微粒,按重量算这些塑料微粒约为5克,等同于一张信用卡所用的塑料,一年算下来大约250克,即50张信用卡。
在饮用水中含塑料的问题上,各国都不能幸免。其中,美国的自来水取样94.4%都含有塑料纤维,平均每升水中含有9.6根纤维;欧洲地区72.2%的取样水含有塑料纤维,平均每升水中含3.8根塑料纤维。
△全球每年有100多万只鸟和10万多只海洋哺乳动物因塑料缠绕或通过食物链进食了塑料而受伤或死亡。
79%的塑料垃圾被填埋处理
处理废旧塑料的方法,主要有填埋、焚烧、再生造粒和热解。
填埋法最为传统,也是最多被采用的方法。但它的隐患和危害比较大,会占用土地,污染土壤。塑料垃圾又难以自然降解,有的在环境中可以存在几个世纪。
焚烧也是被广泛采用的方式。不过,焚烧塑料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如果焚烧炉效率不高,这些废气会进入环境。
再生造粒和热解法是循环利用废旧塑料的处理方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用于塑料薄膜、小袋和其他层压塑料,所以处理这些废旧塑料,还要靠填埋或焚烧。
据联合国环境署2018年的一份报告称,全世界总计生产出的90亿吨塑料制品中,被循环利用的只有9%,约12%被焚烧。其余79%最终堆积在垃圾填埋场或流入自然环境中。
循环利用废旧塑料的两大困难
循环利用废旧塑料面临两个困难。第一是,垃圾混杂难分类。回收的废旧塑料品种混杂,又常常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不易鉴别分类。另一方面又特别不干净(如一次性饭盒),清洗非常困难,回收成本很高。
第二是,成本大过收益。塑料垃圾的综合处理既要占用大量劳动力,又要很高的技术。比如焚烧炉的环保措施要高于煤炭发电厂;废塑料的筛选机就是大型精密仪器,其一台光电分选机的价格就很高等。同时,在塑料垃圾回收过程中,有收集、运输、分拣等工序,又需要大量人工,而发达国家普遍不愿在相关领域提供如此多的劳动力。
发达国家在相关技术领域更加先进,但因为他们觉得成本上不划算,因此就要找到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处理方式——将塑料垃圾大量出国到发展中国家。
各个国家办法不同
由于废旧塑料的循环利用率实在过低,大约只有9%,所以各个国家都在想办法来改变现状。
有国家干脆准备禁用塑料制品。
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在6月10日宣布:加拿大2021年起将取缔一次性塑料制品。他宣告这是一场“全球挑战”,将逐步淘汰充斥海洋的塑料袋、吸管和餐具。
有的国家计划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来代替。
日本一直致力于研究塑料替代技术,比如一种可降解的购物袋,其成分70%树脂,30%淀粉,通过食品级的添加剂可以调整强度。这个技术虽然通过了检验,但其价格是塑料的2.5倍,这就很难推广。
另外,日本的造纸企业研究以纸替代塑料容器。就是将纸表面通过喷涂加工,使其具有隔绝空气和水分的特性,这样可以作为软饮料包装袋。这项技术已经投入使用,但废弃物作为废纸回收后,不可再生利用,且增加了废纸分选的难度,最后只能增加焚烧量。
中国主要采取“限塑”的办法,比如规定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要想更好的解决塑料污染问题,还得像加拿大那样采取更严格的政策法规,或者像日本那样去研发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