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扶贫创新 助力绿色发展
林促会授予信阳市“中国毛尖之都”称号
林促会副会长魏殿生(左)授牌,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接牌
当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副会长魏殿生把沉甸甸的“中国毛尖之都”牌匾交到信阳市市委书记乔新江手中时,乔书记面带微笑,目光坚毅,他明白——这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责任!随即,会场响起经久的掌声。
开幕式现场
春茶吐绿,绿映生态信阳;毛尖飘香,香迎八方宾朋。4月28日晚,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信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25届信阳茶文化节在河南省信阳市百花之声大剧院隆重开幕。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林促会)在现场1500多位八方宾朋的见证下,授予信阳市“中国毛尖之都”称号。
“在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举行‘中国优势生态区域’认定工作也算实现‘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有益探索及有效途径之一。”林促会秘书长沙涛说,“怎样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习主席也指出了方向——通过供给侧改革来实现。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基础和前提,但绿水青山不能自动变成金山银山。近年来,林促会坚持立足资源、打造特色、精准发力,统筹推进山水开发与精准扶贫,帮助通过供给侧改革来实现绿色扶贫和致富,创造品牌效应,带动边远地区发展。”
“只有绿水青山长驻,金山银山才能永生不竭。身处大别山生态优势区域,信阳拥有绿水青山,是红色革命老区,也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长期以来,脱贫致富一直是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信阳到处是绿水青山,绿水青山这一生态资源如何变成生态资本、富民资本,需要从体制、制度等方面进行突破。” 沙涛期待,立足当地实际,通过对信阳市的优势生态区域认证,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提供发展模式、版本。
据了解,第25届信阳茶文化节将举办信阳茶业博览会、河南省“5+2”经济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信阳茶旅游及旅游产品展、全国春茶产销形势分析会暨全国茶行业社团联席会、“华茗杯”全国名优茶质量评比、中国国际茶商大会、信阳茶歌茶舞表演、信阳毛尖传统手工炒制大赛等一系列活动。
浙江省政协原主席李金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监事会主任宋璇涛;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储亚平;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铁;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史济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创会会长张家坤;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杭州市原市长孙忠焕;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亢崇仁;河南省豫商联合会会长、九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陈义初;中华全国总社监事会办公室主任阿地力•吾布力;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原党委书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书画摄影协会会长万顺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巡视员胡向阳;河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刘延生;河南省旅游局局长寇武江;河南省农业厅巡视员张惠民;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副会长魏殿生;湖北省陆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华师大原副书记吴晋生;河南省林业厅原巡视员、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守印;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姚静波;《求是》杂志内参部主任孙广远;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尹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鲁成银;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导江昌俊等出席开幕式。
信阳市领导乔新江、尚朝阳、刘国栋、张国晖、冯鸣等出席开幕式。
信阳市市长尚朝阳
开幕式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尚朝阳主持。
信阳市市委书记乔新江
风吹茶山遍地香,朋聚信阳心欢畅,山歌水舞迎宾客,老区新城着盛装。开幕式上,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人民,向莅临本届茶文化节的各位来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茶是中原特产,茶是信阳名片,茶是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茶文化节是信阳人民的一件喜事,也是全国茶界的一件大事。多年来,我们一直秉承共享共赢的理念,广泛邀请茶协会、茶专家、茶企业参展、参会,努力展示出一个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人文醇厚、诚信开放的魅力信阳,致力于把茶文化节打造成为全行业沟通合作的平台,持续放大信阳茶文化节的功能和效益。真诚希望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一如既往关心支持信阳的发展。诚挚邀请全国茶人、有识之士和我们一起携起手来,真诚合作,共谋发展,共享茶产业发展的美好未来。
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铁
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铁宣布第25届茶文化节开幕。
李金明、史济春、孙忠焕、亢崇仁、陈义初、魏殿生共同启动本届茶文化节。
参加本次开幕式的还有:全国主要产茶地市政府代表;开封市、驻马店市、南阳市、濮阳市政府代表;全国18个省市茶行业组织负责人;全国各地河南商会的领导和企业家;国内外茶商、参展商,茶专家,新闻媒体代表;本市茶企、茶商、茶农代表,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先进模范人物代表,环卫工人和贫困户代表等。
文艺演出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和嘉宾还共同欣赏了文艺演出。
据了解,自1992年以来,信阳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24届茶文化节,累计招商引资上千亿元,先后吸引20多个国家的客商及海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7万多人光临信阳,茶叶展销、经贸洽谈、文化娱乐、生态旅游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中外宾客了解信阳茶,爱上信阳茶,从而认识信阳,圆梦信阳。茶文化节的持续举办是信阳久久为功,真抓实做的具体体现,不仅促进了信阳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龙潭等信阳茶的名牌效应、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日益增长,而且为信阳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创造了机遇,增添了后劲。
针对网友留言“信阳市进行‘中国优势生态区域’认定后有何发展优势”的问题,林促会秘书长沙涛做了如下回复:
“中国优势生态区域”认证工作严谨、公正、科学的评选出国内名副其实的优势生态区域,保护原产地的生态资源状况,让具有天然优势的区域生态品牌更强大;
绿水青山好的地方,往往是农业发达的地方。因此,立足绿水青山,发展生态创意农业,提升农业和农产品的附加值,是这些地方重要的发展选择;
茶产业是信阳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也是竞争力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生态产业,希望在生态领域助力信阳成为极具潜力、充满活力、焕发魅力的新型城市;
旅游休闲业是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首选产业,这是最为便捷的绿色发展之路,是快捷的“将生态转化为经济”的生财之路,也是惠及最多人群的富民之路。信阳有重要的生态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避暑度假、健身运动、山林养生等产业的好地方;
通过‘中国优势生态区域’认定,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绿色发展道路,为生态中国助力。
林促会副会长魏殿生现场为希望认定的地区代表介绍了相关情况:中国优势生态区域,是指具备人无我有的,人有我优的,保持原生态独特风貌的,能代表区域地理标志的,特定优质产品或产业可持续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并形成产业集群的特色生态区域。
中国优势生态区域分三级表示,一级称谓为“之都”、“名城”;二级称谓为“之乡”、“名镇”;三级称谓为“示范区”、“基地”等。
“中国优势生态区域”评选活动首先由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认证委员会接收参选材料,并进行初步审查,然后,由著名生态学家、专家院士、行业主管政府领导组成认证机构专家委员会,并组建专家决策评审团,对参选优势生态区域进行评审,并作出最终决定。最后,经专家决策评审团审定后,签字确认,由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下发授名文件,颁发奖牌、奖状及荣誉证书。授名文件、奖牌、奖状及荣誉证书一并作为该优势生态区域的身份证明。荣誉称号有效期为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