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是水源林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的功能主体。
“北京十粒沙,丰宁占七八。”处在北京上风上水的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在2000年前后,曾因黄沙肆虐而出名,这里与北京直线距离不足180公里。
当时,沙漠化进程以每年3.5公里的速度向北京逼近,此现象在2000年引起了时任总理朱镕基的极大关注。2000年5月12日,朱镕基总理来到丰宁小坝子乡榔头沟村视察。“朱总理下了车,都是陷脚的沙子,根本没法走路,还换了一双鞋子。”榔头沟村党支部书记孟显智说,朱镕基站在沙丘上,发出了“防沙止漠,刻不容缓”的号召。
如今,16年过去了,完成造林300万亩的丰宁,现已经变为绿洲,成了京津的绿色屏障。而退耕还林还草的丰宁各乡,也准备迎接生态文明带来的“金山银山”,一座座流动的沙丘已被浓浓的绿色所覆盖。
2000年开始,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京冀水源林和外援造林等一大批生态建设项目相继落户丰宁,平均每年造林20多万亩。
2009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就开始立足保护京津水源、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生态治理目标,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大力实施由北京市政府投资的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合作项目。这项工程从2009年4月起实施,项目涉及北京密云、怀柔、延庆、昌平以及河北省丰宁县。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与河北省林业部门合作,采用德国的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对水源林进行改造。到2015年已累计完成造林12.2万亩,在小坝子、南关等地完成造林2.4万亩,累计栽植油松、落叶松等苗木200万株,完成投资9700万元。
生态水源保护林工程区办公室主任吴主任说:“这个项目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布局、适地适树、规模治理的建设原则,以潮河流域和生态脆弱区为中心,在小坝子、南关2个乡6个行政村和两间房、云雾山、四岔口3个国营林场营造水源涵养林,全年累计栽植油松、落叶松、山杏等各苗木260万株,修建工程作业路1.2万延长米,架设机械围栏0.8万延长米,设置项目宣传碑牌17处。为突出项目规模治理效应,全年建成南关乡官队营、横河、下窝铺、嘎吐营联村和小坝子乡海子沟、小坝子联村万亩规模工程两处。”
水源林
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合作项目是北京、河北两地为加强生态建设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实施的生态造林项目,由北京市投资,在河北的丰宁、滦平、赤城、怀来等县营造生态水源保护林。经过5年的近自然森林经营, 15万亩水源保护林,开出了输水通道,越来越多的雨水通过上游支流汇入水库。作为近自然森林经营项目的一部分,水库上游的流域和沟道也进行了清理,水体质量明显提升。(图并文:梁孟悦 通讯员周举)
(实习编辑:李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