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新闻 >  正文

沃土西林 诚邀四海宾朋

来源:国际在线|0 时间:2014-10-09 00:00:00

字号
 
 驮娘江一角 刘永娜 摄

  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消息(记者 王海霞 刘永娜 付奇功):西林县位于广西的最西端,处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西林围绕“建设生态西林,改善山区民生”主题,全面实施“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生态文化、生态旅游”建设,全力打造“生态富民文明县”,先后荣获 “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等荣誉称号。


  西林铁皮石斛 刘永娜 摄

  西林物产丰富,这里有大面积的铁皮石斛种植地,铁皮石斛味甘,性微寒,具有生津、降血糖的作用,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铁皮石斛适宜在凉爽、湿润、空气畅通的环境生长,西林良好的气候条件、肥沃的土质,使得种植出的铁皮石斛有较好的味道。

  
西林麻鸭养殖 刘永娜 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素有“广西第一鸭”之美誉的西林麻鸭。西林麻鸭属江南麻鸭,是地方优良水禽品种,因母鸭多麻花色而得名,以其独特的饲养环境和粗放式的喂养,造就了其独特的品味。西林麻鸭皮下脂肪少,肉质细嫩,清甜可口,无膻味,白斩麻鸭是西林最出名的菜谱,全县麻鸭以古障镇产量最多且肥大,其中以古障镇泥洞村麻鸭最为出名,以那佐苗族乡弄汪村中寨屯麻鸭最为清甜。近几年来,西林县顺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加快走特色化、区域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着力打造节粮型山地水乡西林麻鸭养殖区,铸就“西林麻鸭”品牌。

  
西林沙糖桔 刘永娜 摄

  西林还是“中国沙糖桔之乡”,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疏松、湿润且肥沃,种植出来的沙糖桔,相较其他产区味道更加香甜。西林沙糖桔栽培管理以“有机食品”标准进行生产操作。在施肥上,不用化肥,不用垃圾肥,纯用有机肥和生物肥,保证土壤各项指标符合有机食品要求。在病虫害防治上,不用有毒农药,采取防虫网、套袋、诱杀等综合技术和保护利用天敌等生物技术进行病虫综防综治,无农药残留、符合国际标准。2011年11月15日,西林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评为“中国沙糖桔之乡”。

 
 西林铁皮石斛种植 刘永娜 摄

  西林文化渊远流长,民族能歌善舞。句町文化影响着滇、黔、桂三省(区)周边的各族人民。西林又是北路壮剧的发源地和民族山歌之乡。长期以来,驮娘江两岸的壮族村寨不断地弘扬和发展壮剧,编唱山歌,逢年过节群众自编自演节目,讴歌党的政策,赞美新生活。西林还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摇篮,秀丽的山川、独特的民风,养育了邓锐斌、黄佩华、杨军、岑隆业等区内外有影响的舞蹈与编导和作家,从而吸引区内外文学艺术家前来采风,体验民风,同时也激发了县内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创作热情。近年来,西林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文艺作品在各种专业文艺汇演和群众文艺汇演中均取得较好成绩,如舞蹈《甘泉瑶》和《金秋》在2001年参加全区首届舞蹈比赛中,分别获得创作、表演三等奖;小壮剧《二花探病三花笑》在2000年参加群众汇演中荣获创作、编导、演出一等奖。特别是2004年我县创作的歌舞乐《句町情韵》节目,在百色和南宁等地演出后,反映强烈,得到有关专家和领导的好评。经过不断修改和提高, 2007年初《句町情韵》赴澳门参加由澳门特别行政总署与国家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演出成功并得到了高度评价。

  2009年完成的《文化·生态·西林》、《寻觅:句町国》两个专题片和《传奇句町 生态西林》一本画册拍摄、编辑工作,特别是《寻觅:句町国》电视对外宣传纪录片的播出,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使得句町文化牌宣传不仅走出广西,更走向了世界。

  西林,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秀丽,物产极为丰富,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近年来,这里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助推经济发展,致力打造那劳宫保府景区、驮娘江旅游经济带等重点景点,一个崭新的西林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如今,西林正张开双臂,迎接世人的到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