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特别策划
经过多家媒体报道,河北白洋淀湿地“长出别墅群”引发公众关注。日前,科技日报记者走访白洋淀周边,进行了深入调查。
白洋淀85%的水面在河北省安新县境内。在安新县某宾馆,当记者向前台工作人员询问白洋淀温泉城的别墅群怎么走时,对方说道:“你是记者吧,不用去了,违建的房子都已经拆了。”
可是,当记者前往温泉城实地采访时,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被蚕食的白洋淀里楼市火热
在曾被媒体曝光的温泉城美芦庄园门口,保安警惕地问有预约吗。在告知没有预约后,记者被拦在门外。随行的当地司机告诉记者,里面道路复杂,别有洞天。
在官方认证加V的“白洋淀美芦庄园”新浪微博上,一位网友评论说:“后悔当年没在你们那儿买套最便宜的别墅,才85万,现在趁着大保定的东风,瞬间翻倍了。”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76岁的张大爷是当地一位居民,他在离美芦庄园数里地的温泉城边居住。“以前这里都是水和草,也没有这条路,环境都被破坏了。”
透过美芦庄园高高的铁丝网向里面望去,远处的楼房依稀可见,高尔夫球场绿草茵茵,不时有人经过。几个小湖零星点缀其间,似乎在提醒人们这里曾经都是湿地。
在方圆不过十几平方公里内,多家开发商建设的美宅依旧火热地卖着。与美芦庄园相邻的是康城悦榕泉。在康城悦榕泉的售楼处,售楼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房子卖得差不多了。
“周六有从北京来看房的专车,房价肯定会上升,咱们这房子以后升值空间特别大。这里紧邻的有两个高尔夫球场,还有四星级酒店。三面环水,南北西环绕的是淀里的活水。咱们有自己小区的公共码头,可以划船去淀里,特别方便。”售楼人员不失时机地推销道。
据了解,康城悦榕泉建有包括台球、乒乓球、健身房在内的娱乐设施和餐饮酒吧,均价5000元。销售人员介绍:“来这里买房子的有北京做生意的,还有老干部。本地人在这里买的不多。我们这里是五证齐全,70年大产权。”
全国第二次湿地调查结果显示,白洋淀湿地面积2.03万公顷,湿地率为65.19%。主要受威胁因子是基建和城市化,影响面积0.3万公顷;围垦影响面积0.1万公顷;污染影响面积0.6万公顷……湿地受威胁等级为重度。
谁来管理白洋淀自然保护区?
白洋淀湿地位于河北保定、沧州境内,涉及安新、雄县、任丘、容城、高阳等县市,淀区主要位于保定市安新县境内。白洋淀、马棚淀、烧车淀、藻乍淀等大小不等的143个淀泊和3700条沟壕构成了淀中有淀,沟壕相连,园田和水域相间的特殊地貌。
2002年,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建立了河北省白洋淀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为3.12万公顷,保护对象为白洋淀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和鸟类。2004年,安新县成立“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处”,为县政府直属正科级全额事业单位。
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安新县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田永昌介绍,2004年保护区管理处起草了《安新县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办法(草案)》,对白洋淀湿地管理、湿地开发、生态修复、保护执法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2005年和2006年,保护区管理处加强了湿地管护设施建设,在各功能区边界埋设了界桩、界牌,在旅游码头步行街制作了展示碑。
但当被问及湿地里建别墅的事情时,田永昌表示,他们管辖的范围仅限于安新县境内,建别墅的地区不在安新县范围之内。“对于我们管辖范围外建房子的事情,我们不便做评价。”
据了解,温泉城目前是属于白沟新城的一部分。白沟新城是一个独立的区划,属于副市级单位,比县高半级,归保定市直接管理。
保定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12年,河北省政府对白洋淀省级自然保护区规划进行了调整,将温泉城部分划出了自然保护区范围。“温泉城现在不属于保护区了。”该负责人说,白洋淀自然保护区本应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但至今省里没有审批,也就不存在这个机构。“没有相应的机构来管,很多事情不好落实。”
记者以“白洋淀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作为关键词检索,却只找到无法打开的网站www.bydsd.com。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只有安新县白洋淀湿地保护办。网站是安新县自己做的,没什么内容,就是一个空壳。”
而依照《自然保护区条例》第21条第2款规定,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自然保护区内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自然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作。
白洋淀湿地涉及多个县市,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则属于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何至今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去协调管理?应该如何定性此种建设行为?记者就此联系国家林业局宣传部门请求采访,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莫为眼前利益丢了未来生态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项目协调员何兵说,国内许多保护区的管理并不完善,存在诸多缺陷,很难抵挡地方的发展开发冲动。
目前包括洞庭湖、鄱阳湖等在内的许多湿地遭受人为破坏的现象严重,华北地区湿地萎缩非常普遍。何兵认为,尽管中国早就加入国际湿地保护公约,可是现在湿地的保护起步晚,效果不佳。许多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湿地的真正价值。
何兵指出,前些年多地建立了许多保护区,当时看来建立保护区是好事,大家都争着建了,可是建立了之后才发现,建立保护区在短期内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似乎有限制。因为有保护区在那里,所以不方便进行经济开发。后来很多地方政府都后悔建立保护区,并对于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重新进行调整,以便能够开发。
“许多地方打着保护的旗号,实际上是为了开发。”他说,前几年,位于重庆的小南海水电站,因为涉及到保护区的范围,所以建设方设法将规划的坝址调出了保护区,后来迫于公众压力到现在仍搁置。
“其实保护比开发所带来的长远利益更大。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可以为我们创造更干净的空气和更清洁的水源,也能更好地抵御旱涝等自然灾害,这些功能都是免费的,维持这些功能的花费也是较小的,而如果湿地遭到破坏,大大增加了空气和水源污染,以及自然灾害爆发的可能性,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要花费的人力财力可能庞大到难以想象。”何兵认为。(科技日报北京4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