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植物为禾本科植物狗尾草。
狗尾草俗称毛毛狗,为果园杂草的优势种之、全国各果产区均有分布,繁殖力强,危害严重。
形态特征
狗尾草幼苗鲜绿色,茎基紫红色。成株高20~100厘米,基都多分枝,茎直立或基部倾斜。叶片线形,互生,叶鞘边缘有柔毛。圆锥花序圆柱状,长3~18厘米,宽5~15厘米。主轴密生微毛,分校很短。每枚簇生3个以上小穗,小穗椭圆形,顶端短尖。
发生规律
狗尾草为一年生晚春性杂草。以种子繁殖,一般4月中旬至5月份种子发芽出苗,发芽适温为15~30℃,5月上、中旬大发生高峰期,8~10月份为结实期。种子可借风、流水与粪肥传播,经越冬休眠后萌发。
综合防除
1.人工除草 狗尾草适生范围广,传播途径多,因此,对苹果园四周及果园内要适时中耕2~3次,把杂草消灭在幼苗阶段。
2.药剂防除可用克芜踪,拉索、扑草净、敌草隆等除草剂防除。
【别名】莠、光明草、光明子[种子]、金毛狗尾草、谷莠子、毛毛草、毛嘟嘟、狗毛尾
【来源】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 Beauv.的全草,花穗、根和种子亦入药。秋季采收,分别晒干。
【性味归经】淡,平。
【功能主治】祛风明目,清热利尿。用于风热感冒,砂眼,目赤疼痛,黄疸肝炎,小便不利;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
【用法用量】 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备注:图片植物介绍来源于百度知道。 摄影:河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