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荷兰品茶对弈,不是神话
国人痴茶,淡雅芬芳伴悠悠千载,谓之:食可无肉,居不可无茶。我亦属此类。自幼伴长辈身畔,观老人一盏灯、一杯茶、一盘棋而度一生,常感幸甚、雅甚。
成年后,我远赴荷兰求学,并在这个以郁金香、奶酪和足球闻名的国度定居下来。历史上,骁勇奔放的荷兰人曾与大海斗争,无畏果敢;现如今,这种精神延续到足球赛场,势如破竹。一切于我而言,是新奇的、刺激的,因为差异:中华尚“静”,山腰凉亭一局围棋对弈,半晌无声;荷兰尚“动”,缭绕绿茵一场足球对阵,举国呐喊。细化到日常起居间,荷兰好“浓郁”,满城尽染郁金香;中华好“淡雅”,清茶氤氲伴经读。多少回,徜徉于夜色下的都市街道,旁观异国酒吧中土著们对着直播球赛的屏幕畅饮淋漓、声嘶力竭,我便情由心生,愈发渴望那缕幽幽的茶香。也许,对茶的思念,是对故土思念的具象表达吧。
我常与当地友人说及中国的茶:那是一种有形寓于无形的灵物,如同参禅悟道般,令人醉心其间。上个月休年假,三位对东方文明颇有认知的荷兰友人强烈要求我带他们到中国“品茶论道”,我即应允。一行人经阿姆斯特丹飞广州转机到成都再赴峨眉,荷兰人谓之“有《西游记》取经故事的影子”,我笑言:“峨眉确为佛教名山,你们此行应作《东游记》传世。”
之所以选择峨眉,绝非随性。峨眉群山环抱,终年雨雾浸润,历来是中国出好茶的佳处。我近乎品遍国内名茶,尤喜采自峨眉的竹叶青。这款茶外观形似竹叶,两头尖细、扁条,叶底嫩绿均匀;内质香气高鲜、汤色清明、滋味浓醇。《峨嵋读志》载:“峨眉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今水寺后的绝顶处产一种茶,味初苦终甘,不减江南春采。”
行至峨眉绝景清音阁,我在成都的大学故友恺早已等候在此。众人选一僻静茶肆坐定,恺从包里取出几包上等“竹叶青茶”,用山间明泉冲泡,载以剔透之玻璃杯盏。杯中铺就的,是一层绿绿的生命,仿佛醒着一般,静静等待着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