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动物 >  正文

绿头鸭

来源:动物世界 时间:2009-09-15 00:00:00

字号

  绿头鸭体长50一62厘米,体重910—1300克。雄鸟头、颈为绿色,具辉亮的金属光泽,颈基有一白色领环。上背和两肩褐色,下背黑褐色,腰和尾上覆羽绒黑色,微具绿色光泽,中央两对尾羽黑色,向上卷曲成钩状,外侧尾羽灰褐色。两翅灰褐色,翼镜呈金属紫蓝色,其前后缘各有一条绒黑色窄纹和白色宽边。颏近黑色,上胸浓栗色,下胸和两胁灰白色。雌鸟头顶至枕部黑色,具棕黄色羽缘;贯眼纹黑褐色,上体也是黑褐色,具棕黄或棕白色羽缘,形成明显的V形斑,具紫蓝色翼镜;颏和前颈浅棕红色,其余下体浅棕色或棕白色,杂有暗褐色斑或纵纹。虹膜棕褐色,雄鸟嘴黄绿色或橄榄绿色,嘴甲黑色,跗跖红色;雌鸟嘴黑褐色,嘴端暗棕黄色,跗跖橙黄色。

  绿头鸭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中美洲和非洲北部等地。栖息于水生植物丰富的湖泊、河流、池塘、沼泽等水域中。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性情好动,叫声响亮。以野生植物的叶、芽、茎、水藻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软体动物、甲壳类、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繁殖期为4一6月。营巢于湖浪、河流、水库、池塘等水域岸边草丛中地上或倒木下的凹坑处。巢系用干草茎、蒲草和苔藓构成。每窝产卵7一11枚。卵为白色或绿灰色。雌鸟孵卵。孵化期为24一27天。雏鸟为早成性,出壳后不久即能活动和觅食。

  绿头鸭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水禽,肉味鲜美,无腥味,营养丰富,脂肪少,蛋白质含量高,因而在国内外市场上非常畅销。仅上海市场每年消费掉的绿头鸭就达400多万只。北京、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江苏、安徽等许多省市的需求量极大。绿头鸭的综合利用价值高,其羽毛是重要的出口原料。绿头鸭的适应性非常强,旱养或水养均可。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生长速度和肉料比都比较好。一般60日龄个体体重可达1.2—1.4千克,肉料比为1:2.5—3。国际市场去毛、去内脏的冻肉,其售价是一般肉鸭的3.5倍。饲养绿头鸭是具有广泛消费面,适合许多地方发展养殖业的好项目。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驯养培育成自己国家的家养绿头鸭。我国有些地方也对绿头鸭驯养进行了研究。1980年从美国引进了被称为美国绿头野鸭的品种,由于其生产水平明显高于产地绿头鸭,所以目前被广泛养殖。

  绿头鸭有一种特殊的野味香,被视为野味上品。它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其肉甘凉、无毒、补中益气、平胃消食,除十二种虫。身上有诸小热疮,年久不愈者,但多食之,即愈,治热毒风及恶疮疗,杀腹脏一切虫,治水肿。血主治解挑生蛊毒,热饭探吐。绿头鸭的营养成分比家鸭高,如其水分含量比家鸭低得多,粗蛋白含量则高于家鸭。

  绿头野鸭是会飞翔的水禽,虽然商品生产无水面也可养殖,但其品质肯定比有水养殖的差。为了使绿头野鸭在人工集约化饲养条件下仍保持野生鸟类习性、防止退化,养殖场地最好选择在有开阔的水域,水草茂盛的地方。无天然水源的地方可采用运动场和人工水池的办法开辟水域,陆地上适当种植乔木或灌木,以利遮荫。或结合养鱼开展绿头野鸭的饲养。饲养场地要远离居民区,周围环境安全,交通方便,防疫卫生条件好。所修建的鸭舍应背风向阳,土壤排水良好,以砂壤地为宜,使房舍及环境都能保持干燥卫生,减少病原污染。

  鸭舍可分为种鸭舍和育成鸭舍,如育雏量大则要求配置育雏室。鸭舍的地面和墙面要便于冲洗,最好是水泥地面,并设有小水池。地面要有一定的倾斜,并有顺倾斜方向的小集水沟,便于水冲后干燥。运动场要尽量大。70日龄前绿头鸭不具备飞翔能力,而且目前商品鸭70日龄前都已上市,故可不修建天网。80日龄以后到整个产卵期绿头鸭都有良好的飞翔能力,因此成体的鸭舍的各个面都必须用尼龙网封闭固定,防止飞逃。网高2米,用毛竹做架。水下放钢管水泥锚墩,在锚钢管上插上毛竹,隔4—5米放一个,再搭成架,铺上尼龙网。水下沉网到底,以防绿头鸭逃窜。绿头鸭成体毛已长齐,抗低温、雨淋能力很强,故对棚舍的要求不高。开产前应将产卵箱放入舍内。

  绿头鸭耐粗饲,可减少谷类饲料和动物性饲料,适当增加糠、麸类、水草和青绿饲料,以保持野生状态时的习性。但不能缺少矿物质和维生素,这样可使绿头鸭长成大骨架。对培育作种用的绿头鸭应限制其饲喂量,不能使其体重过大、过肥,以免体内脂肪迅速积累。对于肉用商品绿头鸭在育成期应隔离饲养,增加蛋白质饲料,增加饲喂次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