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2022年全国林业和草原科技活动周在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启动。本次林草科技周以“走进林草科技 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旨在通过林草科技创新成果展示、林草科普互动体验等活动,推广普及最新的林草科技成果和知识,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和科学素养,共享林草科技发展成果,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8月18日至20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调研对口支援崇义县、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
8月17日至19日,按照中央文明委工作安排,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带领调研组赴挂点联系内蒙古自治区实地调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宏范参加调研。
经国务院批准,自然资源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成立“海洋十年”中国委员会(简称委员会),组织实施和协调推动“海洋十年”相关重点工作。
8月19日,自然资源部所属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与泰国国家科技发展局、朱拉隆功大学、泰国东方大学、泰国国立发展管理学院、泰国国家天文研究所等5家机构通过线上方式续签了《极地科研合作谅解备忘录》,同意继续在极地科研、考察、人员交流与信息共享等领域开展合作。
碳排放统计核算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开展考核、谈判履约的重要依据。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对相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钢铁行业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术路线图》提出了“双碳”愿景,明确了中国钢铁工业“双碳”技术路径——系统能效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流程优化创新、冶炼工艺突破、产品迭代升级、捕集封存利用。
7月以来江南、江淮、江汉及川渝等地降水偏少,气温偏高,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气象干旱迅速发展。据8月18日气象干旱监测,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湖北西部、浙江大部、江西、湖南、贵州大部、重庆、四川大部、西藏中东部等地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局地特旱。
8月16日,有微博网友晒出照片称,四川境内海拔5000~6000米的四姑娘山积雪融化殆尽,“万年冰川裸了”。8月17日,四姑娘山管理局回应称,肉眼看到的冰川面积和实际相差较大,“看不到冰川全貌,只能看到边缘”, 不可能全部融化,目前该区域内多处冰川状况良好。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气象部门的科研人员在新疆境内昆仑山脉海拔5200米的独尖山成功建立了多要素北斗传输自动站,该站系中昆仑山脉海拔最高的气象站点,填补了青藏高原北坡中昆仑山脉高海拔地区在气象观测数据记录上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