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吉水县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林业碳汇开发项目造林碳汇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完成挂网公示,为吉安市首个成功实现挂网公示的林业碳汇项目。
CCUS项目数据库的最新更新包含了2024年第一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发展情况,显示了整个项目管道的适度变化。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运行的CO2捕集和封存能力略高于5000万吨,略高于一年前。根据目前的项目,到2030年,捕集能力将达到每年约4.3亿吨CO2。与此同时,到2030年,封存能力可能达到6.7亿吨CO2左右,与之前的数据库更新相比增加了10%。
5月12日,山东省烟台市与马尔代夫旅游和环境部在马尔代夫马累市共同举行“国际零碳岛屿建设和绿色低碳建设交流会”。孔宪华大使表示,中国是马尔代夫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双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经验交流,巩固并发展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共建绿色之岛、美丽之岛、安全之岛、幸福之岛,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近日,2035气候行动广东合作中心正式发布《欧盟〈新电池法〉下广东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现状及综合分析》报告,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绿色突围提供参考路径,这也是广东在构建闭环碳价值链领域的创新实践。该报告由广东省低碳发展促进会和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联合编制,是“2035地方气候行动平台”推动广东省绿色低碳发展进程的系列成果之一。
受全国碳市场行业扩容消息的提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称“全国碳市场”)4月份交易活跃度提升。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4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碳市场交易升温,该月碳配额(CEA)日均成交量为23.31万吨,较3月15.88万吨的增幅接近50%。
ESG理念加速渗透实体经济,作为农食系统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乳制品企业正经历着绿色变革。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行业整体在碳排放信息披露和减碳实践上取得阶段性突破:头部上市乳企的MSCI ESG评级位居行业前列,其中H股上市公司碳排放信息披露全面细致,A股上市公司碳排放强度降幅超预定目标。
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是牵引我国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迈进的一条主线,决定各项节能降碳制度和政策,包括《可再生能源法》将要建立的若干重要制度的功能定位。本文从相关制度的国际经验出发,探讨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在我国实施的可行设计,并基于此对《可再生能源法》修改涉及的相关议题开展讨论。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4月28日,2025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搭建对话交流平台,共享经验成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中国价格协会双碳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有关部委和能源、钢铁、电力等重点行业企业负责人,以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代表等参会。
日前,“浙江省地质碳汇调查、监测与应用试点”项目成果通过评审并获优秀等级。这是全国第一批开展的省域范围地质碳汇调查及潜力评估项目,也是浙江省内开展的首个地质碳汇调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