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于2022年9月15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据黄润秋介绍,十年来,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4%,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9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发布会亮出“中国这十年”生态环境保护成绩单,他列举了这些数据~
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点赞了这6个地方……
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回答8位不同机构记者提问,围绕空气污染治理、水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工作内容进行介绍。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十年。
黄润秋介绍说,这十年,是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立法力度最大的十年。我国生态环境立法实现了从量到质的全面提升。首先,作为生态环境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经过全面修订于2015年生效实施,确立了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移送行政拘留等制度,被称作“史上最严”环保法。
新闻发布会上,黄润秋部长通过两张图片展示了北京这些年空气质量改善的真实变化,其中一张便是故宫午门为背景的夜晚天空星轨照片。
点评嘉宾
周国文,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点评观点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阶段,笔者认为,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千千万万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社会公众,需要进一步培养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能力。
红榜TOP
黑榜TOP
第60期
6月8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五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海洋日的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年来,我国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多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得到显著提高。让我们共同关注海洋污染问题,进一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一起守护这片蔚蓝。
第61期
6月13日至19日是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5日是2022年全国低碳日。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绿色低碳,节能先行”,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是“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这段时间,全国各地开展线上线下多样活动,深入宣传绿色低碳理念,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提升公众低碳意识,倡导公众选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第62期
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以“统筹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数十位常委共聚一堂,协商议政,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建言献策。
第63期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动真碰硬,发挥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第64期
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已上线交易整一年时间。截至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超1.94亿吨,远超同期欧盟及韩国市场成交量,位居全球碳市场首位,累计成交额近85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的全国碳市场是世界上运行的规模最大碳市场。全国碳市场的建立运行,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它与政府管理共同构成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双轮驱动”。
第65期
随着北半球逐渐临近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叠加今年气温异常升高影响,多个欧洲国家正经历高温“烤”验。酷暑高温给民众生活工作、森林防火、农业生产和能源需求等带来极大挑战。世界气象组织7月19日预测称,当前正席卷欧洲的热浪将持续多日,而高温等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将至少持续至本世纪60年代。
第66期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的普遍共识,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各国的一致行动,新能源也成为了各国竞相角逐、争相投入的重点领域,是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主要战场。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先立后破,有效促进新能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从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不断迈进。
第67期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工业领域降碳成为事关企业发展的必经新赛道。8月1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六大重点任务,包括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深入推进节能降碳、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技术变革。
第68期
近年来,在社交媒体的推荐下,“野生”网红打卡点吸引了不少网友“种草”,但这些地点多处于危险点位,有些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缺乏旅游配套设施,看似风光独特,却潜藏安全隐患。近日,龙漕沟山洪遇险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野游”的关注,野游点网红打卡风何时才能被刹住?“野游”酿成安全事故谁该负责?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第69期
近日,河南汝州市抽水抓捕鳄雀鳝的现场直播引发大量网友关注。鳄雀鳝原产于北美,因鲜有天敌、性情凶猛、无所不吃等特点被称为“水中杀手”,是国家重点围堵的外来物种,近年来,在我国湖南、广东、广西、四川、江苏等多个省份均有野外分布记录。专家表示,国内水域出现的鳄雀鳝,绝大多数源自养殖者盲目放生。对鳄雀鳝而言,放生似乎是善举,可对其他水生动物而言,这就是放虎归山、是助纣为虐。
第70期
8月31日至9月5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今年服贸会以“服务合作促发展 绿色创新迎未来”为主题,新设面积达16700平方米的环境服务专题展,全面展示生态环保、绿色节能技术和应用。从个人生活、到城市建设,再到产业发展,“绿色”“低碳”的身影在服贸会上频频出现,折射出中国推动绿色发展步履坚定,以及绿色低碳转型蕴藏的巨大机遇。
第71期
中共中央宣传部9月15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这十年,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十年。
第七十二期
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凝聚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2015年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立以来,督察就如同一柄利剑,守护着祖国的绿水青山。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引领督察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开展,将有助于继续发挥督察利剑作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第七十三期
法典长卷启,青山入画来。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这份承载着护航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历史使命的重要法典草案,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据悉,这是继民法典后,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也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法立则青山常在,制明则绿水长流。
第七十四期
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库,更是与人类休戚相关的“生命共同体”。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联合国呼吁“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海洋”。6月9日至13日,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将在法国尼斯举行,总主题是“加快行动,动员所有行动者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当前,中国已迈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海洋事业迎来重大历史机遇期。唯有以生态优先的理念经略海洋,海洋福祉才能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