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动物 >  正文

玉带海鵰

来源:动物世界 时间:2009-09-15 00:00:00

字号
玉带海鵰物种名称:玉带海鵰

物种特征:
描述:体大(80厘米)的深褐色海鵰鵰。头、颈及胸金皮黄,楔尾且尾下具白色宽带为其特征。亚成鸟棕褐色,飞行时黑色的次级飞羽翼下的浅色中覆羽并黑色楔型尾与浅色基部成对比。翼下初级飞羽基部浅色斑纹明显。耳覆羽及过眼线深褐。颈上矛状尖羽形成翎颌。 虹膜-黄色;嘴及蜡膜-灰色;脚-黄白或灰色。 叫声:响亮尖叫。繁殖期甚喧闹。

分布范围:伊拉克(冬季)至中亚、印度北部及缅甸。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不常见留鸟及季候鸟。繁殖于新疆西部及中部、青海、甘肃、内蒙古东北部(呼伦池)、黑龙江和西藏南部。迁徙经过中国中部、东北,南至江苏(Shaweishan Is)的多数地区。

习性:于内陆湖泊、沼泽、高原及贫瘠地区河流捕食鱼类。栖于树上或柱子上,然后冲下捕食近水面的鱼类。  


[三类保护鸟]玉带海鵰(Haliaeetus leucoryphus),有的地方称它为黑鹰。体大小似金鵰,但嘴稍细,头细长,颈也较长。上体暗褐色,下体棕褐,头部金黄褐色,呈矛纹状羽饰。尾黑褐色,中部具有一条宽的白横带,宽约10厘米。它在空中展开双翅达2米长,再加上在空中旋转,张着一双凶狠发光的眼睛,使它的猎物视之发抖。雌鸟羽似雄鸟,但体型稍大。嘴铅灰色,脚及趾淡黄或暗土黄色,爪黑。


  它栖息于开阔河谷地区以至荒漠及草原地区,也能居留海拔4,000米高山地区。在湖泊岸边吃淡水鱼和雁鸭等水禽。在草原及荒漠地带以旱獭、黄鼠、鼠兔等啮齿动物为主要食物。偶尔也吃羊羔,特别在4-5月产羔季节为甚。

  玉带海鵰于3月间开始营巢,一般在高大树上。在缺林地区则在苇丛中地面或高山崖缝内筑巢。以粗树枝搭成巢,内铺细枝、兽毛、马粪等。巢直径约1米,高65厘米左右,深20厘米。一般2-4枚卵,白色壳具光泽。在我国西北的新疆、青海、西藏南部,内蒙东部,东北北部等地繁殖,一般为留鸟,在其它季节我国东部也偶尔见到,但此鸟数量十分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