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液废 >  正文

装进污水流出清水,河源龙川这个变废为宝的“生物滤池”有多牛?

来源:河源日报 时间:2022-09-23 16:08:11

字号

一个小小的建筑物,一汪装满石子的水池,周围用绿植点缀,这样一处颇有美感的乡村景观,竟然是个每天最多可处理14吨生活污水的“生物滤池”。近日,随着龙川县细坳镇棉被岗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正式投入使用,棉被岗村的生活污水有了新去处。



变废为宝


生活污水变成灌溉水



接上水管,打开阀门,像往常一样,棉被岗村村民杨伟哲沿着田埂一路走到自家庄稼前,开始了一天的灌溉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灌溉所用的水,是从家家户户排出来并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若是放在从前,用生活污水浇灌农作物,对杨伟哲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由于地势差异大、住户分散,再加上管网收集系统不健全,过去棉被岗村的生活污水一直无法得到很好的处理,每当村民用水量超出以往排污设施的承载量时,就会有生活污水流入附近农田、河流,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为了更好地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今年,在龙川县委、县政府的推动下,该村与广东昂为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建设一套可以对生活污水进行分散式资源化利用的设备。


作为该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张振在综合考虑该村的地理、人口等各方面因素后,将该村划分为三个片区,并分别建设不同容量的预处理净化单元、深度净化单元、污水储存池以及816米的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建成以后,项目有效覆盖了该村32户村民的生活污水处理,每日处理总量可达14吨。


“所谓资源化利用,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变废为宝。”张振介绍,如今,村民的生活污水通过管网系统进入起到滤池作用的预处理净化单元,水质中的悬浮物、粪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数、有机物都会被过滤去除,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可直接引到田间地头;或进入深度净化单元进行生物生态处理,有效降低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指标,根据农作物需要调整水中的氮磷含量,用于农业灌溉。


因地制宜


探索农村污水治理新路子


去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鼓励采用生态处理技术,尽可能就地就近就农利用,提升农业农村水资源良性循环和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今年2月,我市印发《河源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要新增2833个自然村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


河源地势差异大、居住人口分散是生活污水治理的难题。作为探索农村污水治理与农业经济创收相结合的新模式试点工程,龙川县细坳镇棉被岗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运维成本低、模式适应性强、水质处理效果好,该项目的顺利落地,无疑为河源广大农村开展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资源化的优势在于适合做像河源农村地情这种分散式、就近利用的收集方式,不需要接太多管网。2833个自然村若都采取资源化利用模式治理生活污水,投资只需8亿元,较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模式,可节约投资约35亿元,每年节约运维费用约7500万元,减少配套污水管网约4000公里。”市住建局排水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将积极推进棉被岗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作为资源化利用试点建设,持续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济技术合理、适合河源实际的治理样板,引领带动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