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论坛 >  正文

碳中和发展指标体系研讨会议在京召开

来源:中国生态智库 时间:2021-09-24 13:34:07

字号

为落实习近平主席对国际社会“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9月24日,由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生态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碳中和发展指标体系研讨线上会议”在京召开。


image.png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大数据与经济模型研究室主任、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生态智库理事长李群研究员主持会议并介绍与会专家、学者。强调“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评估碳中和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image.png


河北科技大学讲师刘涛博士做主要汇报,介绍了碳中和发展指标体系及指数研制过程。刘涛从“双碳”目标与经济增长间矛盾、“碳中和”与“碳达峰”的差异性入手,以习近平主席在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0年度报告》为引领,并结合经济系统变革和社会系统变革趋势,构建了包含碳排放量、碳汇量等五大子类共计18个指标的体系。

 

专家点评环节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李金华强调指标体系必须要从“碳中和”概念入手,要以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出发落脚点,体系的构建需要紧扣体系的题目,要明晰子系统间的联系与逻辑,进一步完善“碳汇”指标内容。李金华最后强调要处理好由指标计量单位不同、性质不同所导致的差异性,提升指数的综合性。 


科技部中国科技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技论坛》常务主编张九庆认为指标应当将增量、减量的内容区别开来,并增加体现动态变化的指标,进而能够提供更直观清晰碳中和演变过程;张九庆还指出如果是设计国家指标,还需要考虑国际可比性、多数国家数据的可获得性。


国家林草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林业经济》主编刘璨认为体系可通过碳汇和碳排放两个路径深化研究,碳排放指标可通过从第一、二、三产业、高低耗能产业等角度进行细化、碳汇指标可从植被、林地、湿地以及荒漠化等方面进行细化;其次,指标体系需要从“双碳”目标的角度进一步理清层次,使体系更具条理化,形成一个整体;最后,刘璨强调要加强指标解释。


北京物资学院教授、《中国流通经济》主编王可山强调了区分碳增、碳减指标、从“碳中和”角度归纳指标分类的重要性;王可山认为需要加强对所提出指标体系的解释,明晰与原有体系的差异与改进之处;指标设置既要吸纳国外模型的优秀经验也要体现中国“碳中和”的承诺;最后,王可山认为可通过地理加权的汇总不同地区的测算结果。


国家信息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吕欣肯定了课题组研究的前沿性和重要性。吕欣强调指标需要服务于指数,应充分考虑指标处理和组合方式,明确指标体系所承担的功能、使用的范围;吕欣还认为指标体系的归一化和权重设置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


会议最后,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秘书长陈蕾做大会总结。


通过此次会议,项目组在专家意见指导下,从“双碳”的内涵与外延出发,结合政策进一步加强数据信息梳理,最终形成科学严谨的碳中和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路径。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姜燕、本书责编首席编审周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皮书院院长蔡继辉研究员听取了会议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博士生刘基伟等专家学者参与了会议学习。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